阿史那博恒担心宋通再被加重受罚,连忙大声替他辩解说:“宋六的确会巫医!他的名籍中,有家人几代行医的记载!同袍生病,他也是救治过的!”
他这话出口,身边的一些胆气豪壮的同袍,包括兵曹参军李屹,不管是否知道宋通有妙手回春的本领,也都出于爱护而纷纷发声附和。
高力士见状,一时难以判断宋通的话是否可行,张九龄也是沉吟不语。这二人都对安禄山厌恶,宋通以安禄山奸恶为由进行刺杀,他们的心中,倒也先对他有了一份好感。
安禄山侥幸逃命,宋通却杀死了史思明,这已经可以算作意外。况且史思明毕竟是边地一介武夫,新被封的果毅都尉,也并不显赫。
唐代的官位,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爵位四种。
举个“栗子”简略说明。唐承隋制,以隋代重臣杨素的官职为例——
荆州总管:职事官,统管荆州地区的实职;
上柱国:勋官,因战功受奖而来。可获得赏赐田地,有罪减免;
从一品:散官品阶,依据品阶授以官职;
越国公:爵位。“食邑三千户”是虚封,“真食长寿县一千户”是实际所赐——长寿县一千户每年的税赋,不交朝廷而是送到了他家里。
很清楚,这里面只有爵位最高级。因为,可以据此得到更多的实惠。
都知道唐人尚武争功,连文人,比如写下“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岑参,“翩翩出从戎”的高适等人,都踊跃前去数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甚至是西域,以求建功立业。
这个时期,由于边地动荡,武将又时常主动进攻“敌方”以求战功,所以勋官也是泛滥。
另外,所谓“将军”的头衔与称谓,也有逐渐名不副实、泛滥的趋向。
唐代五品以上为贵,史思明所获得的果毅都尉的职衔,不过是在从五品、六品之间。
况且,史思明既然与安禄山交好,从军前的出身也必然是劣迹斑斑。
再者,宋通刺杀安禄山未成,史思明之死的确是意外,而非故意杀人。因此,他虽然肯定会获罪,但高力士与张九龄却都并未太在意。
可是,为皇帝宠妃诊病,只能由宫廷内的太医实施。别说宋通现在已是戴罪之身,就是普通医者,也会因为宫禁重重而不能进入后宫,无法对症下药。
宫内太医倒是行医便利,但对于武惠妃诊治后,汤药补品开了一大堆,却并未见她有所好转。
高力士与李隆基,虽是主奴关系,可是因为二人相处日久,感情极为笃厚。他见李隆基愁烦,自己也是心焦。
稻草或许还真能救命。最起码,也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