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穿越过来要想逞豪,就必须要借助崔希逸这样,既有胆识魄力,为人又忠厚真诚的人。而且,宋通来到河西的目的之一,更要娶到崔希逸的三女儿。
帮助崔希逸扭转人生败局,助他坐上宰相大位,既是宋通对他人品才识的认可,又是必要做他乘龙快婿的献礼。
这样想着,宋通再次开口说道:“但大使也应该知道,宰相非轻易做得。”
崔希逸听着,心中也是暗叹一声:做得宰执,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容易的,就如河西节度的前任牛仙客,毫无才学。他只如地主老财那样,聚积河西的粮秣、财帛进献朝廷,就获得了陛下的恩宠。
李隆基排除众议,把牛仙客捧上了天——先是拜为拜朔方行军大总管、陇西郡公。转眼间再进入朝廷,任工部尚书、同平章事。更是进爵豳国公,迁检校侍中、兵部尚书。
想到自己的愚耿,崔希逸不免苦笑一下:凭借战功,自己已与吐蕃大相乞力徐议定了和平条约,而不能通过战斗获得;凭借敛财,又违背了自己做人为官必须廉洁的信条。
这样想来,崔希逸心中有些心灰意冷:自己这样做事,别说得到首席宰相大位,就是要进入宰执核心班子,也是艰难可知。
想到这里,他脸上仍带着微笑,但却已经有落寞的神情浮现:“崔某知道傔史好意,但,进身需要的功绩,呵呵,崔某却难以取来。”
宋通见他自己说破,就立刻说道:“极为容易!”
崔希逸扭头看向宋通,虽然觉得他既是初次见面,又还很年轻,但见他神色郑重,也就想听一听他的见解。
“令诸族百姓安乐,粮秣自然丰产。这是大使最大的功业!”宋通看着崔希逸,语气平静地说道,“另外,有效扼制南面吐蕃的势力扩张,也是同时要做的。有了这两点,大使何愁不能坐上宰相的位置,为天下黎庶做出更多贡献呢?”
崔希逸听了,不禁笑道:“我道如何,傔史所说,也尽是寻常人所知道的罢了。”
说着,他缓缓地说:“河西诸族百姓,已经尽心竭力,我不忍心对他们过于苛责;吐蕃,我与乞力徐刑白狗立下互不侵犯的盟约,也是不能主动出击。因此,”
宋通听着他语气平缓,但多有无奈,就立刻接话说道:“因此,我们就要创造条件出来,实现这两点!”
“哦?”崔希逸听了,立刻来了兴致。他也侧身转向宋通,继续说道,“宋六说说看,应该如何做,可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