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牒报中进行了百般解释,乞力徐还是要狠下心来,要与唐方进行一次真正的大战,必要击败唐方,让他们把所有的蕃人俘虏,进行放回!
蕃人的整体数量,本来不多。再因为地域广阔,更需要人员戍守;尤其重要的是,众多的贵人们,也需要大量的奴从,去为他们效劳、服侍。
现在倒好,只十几天的工夫,就消失了好几千人!
多重气恼、压力之下的乞力徐,一边静待逻些方面的最终意见,一边着急地充实部伍,随时准备开展进击唐方的军事行动。
乞力徐紧锣密鼓地,或明或暗地忙碌着,再不时通过类似“最后通牒”的严厉外交牒报,频繁地往来于唐蕃两地。
作为唐蕃交境的河西节度使所在的凉州,自然也是紧张万分地,想尽各种办法,给予应对。
节度使大堂内,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官将们穿梭不停。众人既要应付来自朝廷的各种质疑,又要警惕蕃方随时的异常举动。
崔希逸也尽一切可能地,小心翼翼地处置这些军务、公务。即便是晚间回到后宅,他还是可能被随时传来的牒报,唤去大堂或者是内堂。
终于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心,崔希逸坐在后宅的堂屋中休歇。不多时,他就见到妻子李氏,以及女儿崔静怡二人走来身边。她们既带着对他的关切之情,又有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看到爱女,崔希逸的心情好了许多。他忍下自己心中的烦躁,微笑着安慰她道:“怡儿放心,一切都是为父与宋六郎定好了的。目前看来,没有出什么意外。”
父亲言语轻松,崔静怡当然不会觉得他并不着急。朝廷对于矫诏发兵的事,还没有做出最终结论;而蕃方,面对如此迅猛的重大损失,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呢?
想到这里,崔静怡不敢提及即将与宋通举行的亲迎礼的事,只是轻声接连安慰崔希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