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对面站着,许久没有说话。
各自擦拭了眼角,崔希逸感慨地说道:“大相,我们莫名争执了多年。从此以后,再不会有兵祸发生了。”
乞力徐躬身施礼后说道:“吐蕃心向神佛,做出的承诺必然遵守。”
两人说话间,宋通暗中示意。
崔希逸微笑着示意他但说无妨,宋通随即大声说道:“务必解除吐蕃的武装,令他们不得有统一的部伍!”
蕃人听了,立刻合掌肃立。
乞力徐暗诵佛号后,点头说道:“赞普已经答应在蕃地划分各族的领地,佛教各宗派、诸苯各宗派,皆可自由传道。”
这话说出,在场的唐人馆将都是放心。
随后,崔希逸再拉着乞力徐的手臂,一起走出屋子,前去瞻礼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
法器奏鸣声中,唐蕃双方人员都合掌静立于塔下,暗祷着天下安定。
天下安定,必有强势一方在武力、道义的支持下,对于混乱的世界进行调理。
大唐建立以来,最大最难以对付的对手,就是吐蕃。史书记载:“西戎之地,吐蕃是强。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以此看来,对于突然在高原崛起的吐蕃王国,大唐遭受了它的袭扰之后,虽然与它大战了数次,但并未有更好的战果,这也就使得吐蕃更加骄狂。
此消彼长。信心强大的天平,就倾斜向了吐蕃一方。最终,吐蕃自己没有更加迅速地强盛起来的同时,把大唐也拖得陷入了泥潭。
现在,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两方真诚地表示了永久和平的祈盼。大唐的注意力,就不再是南面的吐蕃,而是北面的大漠了。
蕃方的书牒传回京城,立即造成了朝廷,以及天下的震惊。
一战之后,就能使得疆域广阔、凶顽骄狂的吐蕃臣服,这是从百姓到皇帝做梦也不敢想的。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到火器的威力。
作为皇帝的李隆基,却深知这里面必有奥妙。几次详查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这是那个为武惠妃诊病的宋通,在河西军府制造出了强大新式武械使然。
既然如此,李隆基当然要把这种武械收为国有——也就是他的皇权控制范围内,以免有人(或许就是宋通)藉此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