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北征

哥舒翰带着一众文武官将,跟着宋通一行,来到了凉州东北角的天雷场。

这里,郑德淳等兵将,早已整装待发。为了更快抵达大漠,宋通安排众兵将直接从凉州北上。

这条路虽然相对绕行朔方一带近得多,但却因为路途中要穿越大碛,而令众人倍加警惕。

黄沙弥漫,没有水源。

出于这些考虑,宋通等人定下计议:不必驱赶大量牛车,只带着火器及大量原料,用骡马背负即可。

当有人提出疑问:到了大漠后,即便有这些原料,怎么再组装类似于投石机那样的大型器械呢?

大脑中储存了许多信息的宋通,对此只是付之一笑:到了无边无涯的大漠,蛮族的牛马尽为我用。他们的牛车,就是我们的了。

众人见他说得豪气万丈,也都立即从命。

在宋通的指挥下,两千余名火器营兵将们,或者步行,或者骑马,都已整装待发。数百匹骡马、骆驼,也驼负着大量的原料,站在队列边。

哥舒翰等官将眼见此状,心中很是不放心。

走近宋通,哥舒翰慨叹着说道:“宋将军片刻不停,又要北征大漠。为大唐忠心可鉴,但以此数量不多的人马,去到广袤的大漠,需要格外提防。”

宋通致谢了他的好意,再望向北方说道:“宋某前去,一定要诸族不再无端厮杀,令诸族和睦欢洽!”

哥舒翰见他说得坚定,也不好再予以规劝。随后,他就拱手说道:“宋将军若在大漠遭遇阻遏,可立即通报边境的同城守捉军。哥舒某必亲自带人前往!”

宋通也不多解释,只是与哥舒翰等人拱手道别。随后,他就命阿史那博恒举起令旗。

嵬飞猿在前队看到,立即毫不迟疑地喝令一声。大队人马缓缓地行进起来,顺着马城河流域一直向北进发。

马城河——今石羊河,自祁连山发源,汇集了众多大小河流之后,蜿蜒向北面的大碛而去。

南端是祁连山,它的北端,就随着水量的减少、周边植被的减少,而消失于大碛——今腾格里沙漠——的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