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如果不以猛烈的火器对付这些蛮人,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他们,又怎么可能快速低头?
不再犹豫,郑德淳只管带领兵士们,按照宋通的要求进行制造。
走去火器营驻地的一边,宋通再去对陈晖、嵬飞猿等人带领兵士的训练,进行观摩指导。
正在这时,有一名斥候兵匆匆赶到,递来从长安飞报而来的一封牒书。
赶紧拆开,查阅后的宋通安心许多:朝廷答应了宋通请求。已经调动哥舒翰的河西部伍,去到唐境边地的同城守捉军那边;郭子仪升为朔方军副使,进到黄河北岸,静待大漠的战事;安禄山那边,也派去了使者,通告他要协助出兵大漠……
这里面都是好消息,可宋通还是没有更多的开心。
回到大帐内,他沉默着坐在胡床上。身边的浑天放、达昂毋谦看了许久,忍不住发问道:“将军,朝廷来牒都是好事,为何还不展颜?”
宋通回过神来,对二人点点头。正要开口说话,他再见到斥候兵进来。
留下书牒后,斥候兵退出帐外。
宋通看着熟悉的封印笔迹,急忙拆开来看。反复阅读数遍,他终于露出笑脸。
浑天放觉得奇怪,刚要开口询问,却见达昂毋谦已经笑着说道:“我们先出去,让宋将军独自坐会儿。”
说着,他就对浑天放挤挤眼睛。心知肚明,浑天放也就知道现在来的这封书牒,是宋通更为期盼的家书。
二人这要说笑着走出去,已被宋通叫住:“的确是崔公送来的书牒。”
二人赶紧正色,静立着等他继续说。
笑了笑,宋通就开口说道:“书信里,崔公言说已经升任了宰相,而且位居首位。”
听到旧日的老上级得到了首席宰相的职位,浑天放和达昂毋谦也都是连声祝贺。
随后,宋通再开心地说道:“崔相还说,要对火器营补充兵将,就由朔方军中,直接调来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