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只有一人不相信

阿史那博恒呵呵地冷笑过后,又大喊道:“你们也见到了昆河冰面上,再又有一条河。那是白白地为登利可汗送死的,突厥人的鲜血汇成的!如果不投降,明日的王城上下,也是如此!”

登利可汗再也不能忍耐,如果任这个旧日的突厥王子,再这样喊下去,自己可能就立刻会被乱兵杀死或者捆起来,送给城外的联军了。

“还不放箭吗?!”他怒喝一声。

身边的兵士显得很犹豫,抽出弓箭的动作有些迟缓。

登利可汗见状,立即就伸手去拔佩剑。他身边的的一名侍卫,连忙拉开弓弦,探身出了城垛口。

这侍卫口中大喊着:“还敢乱说,小心放箭!”

登利可汗心里实在气愤:你这是要射死他,还是提示他?

不待那名侍卫放箭,阿史那博恒已经拨转马头,大笑着奔回己方阵地去了。

那名侍卫见状,急忙对着天空发出了手中的一箭。

“嗖”的一声响过之后,登利可汗的视线,随着那支羽箭落在了雪原上。

箭矢落下去的地方,别说阿史那博恒已经跑远了,就是他还站在原地,也不可能受到这一箭的伤害。

因为这一箭,还没射到阿史那博恒的坐骑留下的蹄印处。

登利可汗立刻羞恼,拔出佩剑就要斩杀这名侍卫。

身旁的其他官将见状,连忙进行劝阻。

侍卫的职务不高,为何有官将为他求情?

与汉地的情况是一样的。大唐的禁卫军,多是官宦子弟。突厥这里,越是大汗身边的亲近侍卫,也越是各个高级别官员的子弟。

这名侍卫在众人对登利可汗的劝说下,逃得性命后,连忙站得远远的去了。

登利可汗再摆出英雄威武不屈的姿态,严令众人死守城池之后,就带着官将返回了城内大帐。

当夜,登利可汗想着军中的传言,想着那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但必定事实的残酷场景,想着阿史那博恒怒容满脸地吼叫出来的那些话,真是食不甘味,坐卧不宁。

担心兵将们不能尽心守城,他再带着侍卫,在寒冷的夜色中,走去城头各处巡视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