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几条商道

草原诸族,各自有各自的主要生活区域。他们彼此之间,多以河流、山川作为界限。

从西至东,黠戛斯人、回纥人、突厥人、同罗人,依次相连。他们相连紧密,但与大唐的地里距离,却是各有不同的远近。

宋通的建议,就是各族之间采取与驿传类似的方式,进行传递式的贸易往来。

举例来说。驿传的驿卒,接到凉州一个将领需要寄回长安的十匹绢。这个驿卒赶着牛车,每天行走五十里之后,就把这些绢帛转交到下一个驿站的驿卒。

驿卒更换了牛车,把这十匹绢继续传送到下一个驿站。如此更替,驿卒不会疲惫、拉车的犍牛也不会疲惫,而那十匹绢就已经完好地送到了长安。

阿布思听后,不禁开心地鼓掌说道:“宋将军所言,就是说黠戛斯人,获知了西域客商想要得到大唐的某些货物的讯息后,就把这个讯息告诉回纥人,回纥人再告诉突厥人,突厥人再告诉同罗人。”

说到这里,他大笑后,再接着说道:“同罗人去到长安采买后,运去给突厥人。突厥人付了钱财后,再转给回纥人。这样依次传递后,黠戛斯人就得到了他们需要的货物。对吗?”

宋通点头称是,再补充着说道:“货物的利润,由各部族分享。这样,行商就没必要冒着雨雪风霜,甚至盗匪抢掠的风险,跋涉千万里之遥,也能得到合理的利益。”

阿布思兴奋不已,不禁站起来在帐内走动。

看着他这样的神态,宋通的心里,当然也是欢喜:天下的人们,小纠纷或者大争斗,都是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已。

随后,他再对帐内众人说道:草原上的各部族,信奉大多不同。出于对上天和神灵的敬畏,各族都是极力维护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

但是,信奉的不同,是可以以调和的方式,而非野蛮的方式进行强制信教的。

既然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那又为什么还要彼此杀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