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结局与后记(一)

笑得眼泪都流出来,阿史那博恒擦擦眼角,继续说道:“我挥槊大喝,他们就呆住了。再有德淳兄与飞猿兄弟大放烟火,哈哈哈。那些蛮族立即跪倒在地,视我们如神灵一般对待。”

他说到这里,嵬飞猿接过话来说道:“那些蛮族纷纷献出皮毛,我们只说远征不便携带。他们倒还热诚,又赠送我们马匹,驮着这些皮毛回来。”

二人说得活灵活现,众人听了,眼前似乎浮现出那时的情景来:头发蓬乱的那些蛮族,先是愕然地发现了大唐远征军。再就想要纠集起人众来去偷袭、抢掠这支远征军。

可想而知,这些蛮族的打算落了空,只有俯首帖耳地顺从远征军的意志。

众人说笑多时,好容易止住了喧哗。

“嗯,这是诸位英武所致。”宋通称赞后,再询问道,“你们去到那里,与他们讲说得如何?”

郑德淳摇摇头说道:“那些蛮族,别说来长安参与科考。他们自己,还是会唱一些蛮荒的歌曲,并没有什么学校,更不用提什么真正的师者。多是一些巫师,就算做了师者的身份。”

点点头,宋通看着篝火没有回话。

阿史那博恒见他脸色不悦,连忙说道:“将军,我们虽然不能久住在那里教他们念诗识字,倒也带回了他们几个酋长和一些幼童。这些人前去长安,学习后回去也可以传教的。”

听到这话,宋通连连称是:“如此就好!否则,”

阿史那博恒端着酒碗的手臂,停在了半空:否则,将军一生气就要阿史那立即回去教他们识字去吗?”

宋通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拍着阿史那博恒的肩膀,他也举起酒碗。

二人喝尽了碗中酒,宋通再笑着说道:“阿史那会几个汉字,敢说要去教别人?”

大笑之后,阿史那博恒不以为然地说道:“足够了,或许先给他们做个启蒙。”

众人听了都是大笑。

阿史那博恒喝了一大口酒,再一边咬着肉食,一边问道:“只要先不回去寒地就好,还是这边吃用最好。”

“嗯,寒地先不必回去。”宋通笑着说道,“那些酋长和幼童也被带来,我们就一起回长安。”

“回长安?”阿史那博恒并不在意去哪里,郑德淳却觉得有些诧异,“我们这么多兵马,能够直接进入内境吗?”

“当然不能。”宋通微笑着看看众人,再看着篝火说道,“朝廷敕令,命我等带火器营回去。”

这话说出,众人都沉默下来。

很明显,这是朝廷想要把火器营这样凶悍的部伍,直接收归在禁军之中。

可众人相处很好,肯定不想就此分别的。

嵬飞猿沉闷片刻,大声说道:“我们必要还在一起。”

众人立即纷纷附和,只说不愿意分开。

“怎么可能分开?”宋通哈哈大笑后说道,“火器营兵将不多,但足可以对大唐进行合适的改良。”

众人听了,各自面面相觑。

“诸位不必狐疑,宋某并非是反叛。既然蛮族都能得到教化,大唐作为万国核心,当然要起到表率作用。”宋通淡淡地说道。

众人放下了心,重新现出笑容。

阿史那博恒大声问道:“将军,我们现在如何做?”

宋通随后说道:“快请那些酋长和那些聪慧的幼童来,我们一起欢饮!”

欢谈聚饮之中,众人在阴山大营休整盘桓了十来天,就开始准备返回长安。

找来百十头犍牛,宋通指导着匠人们,制造了一辆巨大的牛车。再于车架上搭好了高大、宽敞的毡帐,他站在车旁,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几十名车夫驱动这辆牛车,犍牛一起低头奋力。十几对木质车轮立即开始滚动起来,车上的毡帐微微晃动。

“好雄阔!”阿史那博恒等人看着,不禁连声大赞道。

郑德淳笑着说道:“这么大的牛车,能够走得了驿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