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墓园,见园内松柏森森,四野肃穆,几人停了说笑,压低声音,小声交谈着继续前行。
一直走到两座草棚前,见积雪已经清扫,行动才变得不那么艰难。
因外面太冷,草棚前的毡帘半掩,这样既可使棚中有些光亮,也不至于和外面一样寒冷。
长孙无忌和长孙仁,都在各自的棚中看书。
大概是太过专注,两人好像并没有发现有人到来。
李世民压着嗓子向棚内喊道:「辅机,我们几个来看你了。」
长孙无忌听到有人喊,这才掀开半掩的毡帘,探出头来观看。见是李世民等人,忙弯腰从棚内走出。
长孙仁也从另一个棚里出来,众人相互寒喧。
------
寒喧已毕,李世民等人来到长孙炽、长孙晟墓前行礼祭拜。然后,都来到长孙无忌住的草棚。
这草棚宽七尺、长一丈,外面覆有麦草,倒也能遮风挡寒。
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顺德、长孙仁、长孙无傲、丁记坎,再加上长孙鸿、长孙湛、长孙渐、长孙清四兄弟,总共十人。
十个人坐在草棚里,留出门口的位置。
长孙顺德和长孙仁坐在最里面,其余八个人坐在两侧,围成一个圈儿,并不觉得特别拥挤。
------
众人坐定,长孙顺德问长孙无忌和长孙仁,
「你二人住在这冰天雪地的草棚里,可否承受得住这寒冷?」
长孙无忌笑笑道:「有草棚遮风挡寒,内穿绵服,外罩裘袍,倒也不觉得特别寒冷。」
长孙顺德本是一个喜欢嘻嘻哈哈的脾气,虽然辈份比长孙仁高,但与他交往并不多,两人不太熟络。
再加上长孙仁已年近四十,比其他人年长了二十多岁,说话持重有礼。
长孙顺德就有点放不太开,也端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
相互之间有太大的年龄差距,思想上存在代沟,就缺少共同的话题,说话的氛围就会有些沉闷。
------
长孙仁好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和几个半大孩子在一起,他也没有太多的话要说。
和几人交谈片刻之后,长孙仁对长孙顺德和长孙无忌道:
「我还有一本书在看,就先回那边棚里,你们在此继续说话。」
说完,长孙仁站起准备离去。
众人也想站起送他,因这种草棚上尖下宽,坐在两侧的人站起来有点不便。
长孙仁忙止住众人,让他们继续坐着。
长孙顺德、李世民等人只好坐在原位,拱手相送。
长孙仁也向几人拱手,然后退出草棚。
------
长孙仁刚走,长孙顺德就变得活跃起来。
草棚里的气氛也随之轻松了不少。
长孙顺德用手拍着长孙仁刚才坐的位置,低声招呼李世民,
「世民,过来,坐这儿。给辅机讲一讲皇上征讨高丽的事情。」
李世民站起来,坐到长孙顺德旁边,从杨广荒y无道,奢侈靡费,讲到轻起战事,虚耗民力,再讲到民不聊生,变乱纷起。
------
众人听后,一个个感慨良多。
长孙无忌叹道:「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反正是个死,还不如拼死一搏。」
「百姓所求不多,不求吃饱穿暖,只求能苟延活命而已。仅此尚且不能,可见当政者残暴不仁。」
「如今,山东各地的情况是,百姓不反没有活路,反了反而可能还有命在。如此境况,官府岂能剿尽遍地「盗贼」?」
长孙顺德一拍大腿,嚷道:「我看大隋气数已尽,咱们还不如也拉上一帮势力,攻城掠地来夺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