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是真心实意想帮郑观音。
她想为郑观音物色两个得力的帮手。
观音婢看了看冯妪,觉得她就是最合适的一个。
冯妪原来是窦氏夫人的红人,能力自不必说。
而且在家奴们面前,她有威,能够镇得住人。
更重要的是,她深得李建成、李世民信任,关键时候他们二人可作她的靠山。
------
观音婢心中主意已定,客气地请求冯妪,
「冯娘子,我觉得你还是得帮一帮郑娘子。」
「你是府中的老人,内院的奴婢仆妇都听你的招呼。」
「只要你伸头去管,郑娘子根本就不用太过操心。」
冯妪心中虽愿,却向观音婢摆自己的难处,
「长孙娘子,帮不帮郑娘子,我做不得主。」
「郑娘子不吩咐,我总不能腆着热脸往上凑。」
「我要是和郑娘子走得近了,陈妪还不和我闹翻天?」
------
观音婢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
郑观音心中,就没想着用其他人,这下人们也不好毛遂自荐。
观音婢怕冯妪对郑观音有所误解,就替郑观音解释,
「其实这内院之事也好管。」
「各院有各院的管事奴婢,各处都有各处的管事。」
「只要将这几个人管好了,人人各司其职,哪里会乱?」
「郑娘子主要是打理中馈时间太短,还没摸着诀窍。」
------
冯妪怀疑郑观音的处事能力,
「郑娘子还是太年轻,没有经验。」
「她就是想不明白这个理儿。」
冯妪说完,突然感觉自己的话有点不妥。
她心想,长孙娘子比郑娘子还要年轻两岁,别让她误会,认为我瞧不起年轻人。
想到这,冯妪连忙对观音婢恭维两句,
「长孙娘子却不一样,有大家风范。」
「你比郑娘子还年轻,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
观音婢并不以为意,她交代冯妪,
「你只管记住要帮郑娘子,有些话我抽机会和她去说。」
「我们都日日呆在这内院之中,谁也不愿看到这乱糟糟的样子。」
「内院的事管好了,我们都会感到安宁。」
几个人听观音婢这样说,也深有同感。
大家都住在内院之中,谁不想事事顺心,一片祥和?
------
观音婢看着冯妪笑了笑,接着说,
「但这事也急不得。」
「就如冯娘子所说,我不能去找着她,要等她来找我。」
「我要是急着去给她出谋划策,说出来的话便没了价值,没有了分量。」
「等她急着来找我出主意时,我说出的话,她才愿听。」
------
冯妪见观音婢小小年纪,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
她不禁佩服她处事稳重,虑事周密,有大将风度。
冯妪已被观音婢的气度折服,神情恭顺地答道:
「老奴一定听从长孙娘子吩咐,会耐心等着。」
「到时候,只要郑娘子需要帮忙,长孙娘子一句话,老奴定尽全力。」
------
三月春意闹,园中已是百花盛开。
观音婢每日到清心斋去看李世民,时时关注着春的动静。
在她的记忆中,这是她心情最好的一个春天。
每日都能和心爱的人一起相伴。
可恼的是李世民似乎不解风情。
他好像不知道春天已到,整日傻呆呆蹲在草棚里读书。
------
这日天气很好,观音婢决定拉李世民到园中去玩,让他莫要辜负了无限春光。
观音婢来到草棚,站在李世民的跟前。
李世民对她仍是带理不理。
观音婢顿时没有了好脸色,开始耍起了她的刁蛮脾气。
她伸手抢过李世民手中的《鬼谷子》,拿在手中,口中气哼哼问他,
「我来了你也不理,到底是书好,还是阿婢好?」
------
李世民一时有些莫名其妙,仰脸望着观音婢。
怎么一向甜美可爱的小阿妹,忽然耍起了小孩子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