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能维护你当家主母的权威。」
「对于重大的事,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多方征求意见」
「你可以先问一下冯娘子和晴虹,该如何处理。」
「实在拿不准,你还可以问问大伯,或都是其他人,然后再做出判断。」
------
听观音婢一一说完,郑观音好像还是不太有信心。
她看着观音婢,央求道:
「我先按你说的试试,你可不能撒手不管。」
「阿姑曾经说过,内院事务虽以我为主,但让你协助打理。」
观音婢笑着同意,「好,以你为主,需要帮你时,我肯定会帮你。」
------
这时观音婢又想起需要郑观音向冯妪授权的事情。
她郑重地对郑观音道:「自古做事讲究名正言顺。」
「对于晴虹,你想让她做何事,私下交代一下就行。」
「但是,对于冯娘子,你要让内院的人都知道,她是代你出面做事。」
这事又让郑观音作了难,她问,
「我是不是要给奴婢、仆妇们一个个交代?」
------
这也难怪郑观音,啥事都不知如何去做。
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管理唐国公府这样一个大摊子,想一想就是一件头疼的事。
观音婢笑着提醒郑观音,
「当家主母安排事,哪能用这样的办法?」
「你先让晴虹将冯娘子喊到你那里,当面和她谈心。」
「让她知道你的看重和信任。」
「然后你再将内院管理的事托付给她。」
「冯娘子得到你的信任和重托,对你必是感恩戴德,将誓死效命于你。」
「从此你手下就多了一员干将。」
「为报答你的知遇之恩,她必为你冲锋陷阵,至死不愈。」
------
郑观音边听边点头,观音婢接着向她介绍后面的程序。
「和冯妪谈过之后,你要和她一起到管事房。」
「召集各处执役的管事,当着这些管事的面,当众宣布,冯娘子将受你所托管理她们。」
「只有这样,以后她出面处理事务,才会名正言顺。」
「管事们知道以后,她们就会告诉下面的奴婢仆妇。」
「这样,整个内院的人就知道了,冯娘子是代你管事。。」
------
郑观音露出惊讶的神情,
「用人还有这么多曲曲弯弯?」
「整日做这种玩心眼的事,真是费尽心思。」
观音婢神情庄重地提醒郑观音,
「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
「你是当家主母,就要做当家主母该做之事。」
「如不尽心去做。你在府中的地位就会面临着危机。」
------
郑观音听了,不禁满怀感慨,
「都说是当宗妇风光体面,谁会想到还要这样费尽心机?」
观音婢笑着鼓励郑观音,
「做任何事都是开始时难。」
「时间长了,就会得心当手、应付自如。」
------
说完用人的事,帮郑观音解了燃眉之急。
接下来,观音婢要说,教几个婢女读书、认字的事。
她真诚地看着郑观音,
「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大嫂准许。」
观音婢还未说是何事,郑观音就说,
「不管何事,妹妹觉着合适,就只管去做,哪需如此客气?」
------
看着郑观音万事都无所谓的样子,观音婢不禁心有所感。
做人如像郑观音这样,对何事都淡然如水,不争不抢,说不定也是一种福气。
但仔细想想,也不一定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