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切都已成真,他们在犹豫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以前努力的重点在于筹划起兵,劝父亲李渊下决心早点举事。
如今李渊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终于起兵,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所有的光环都映在李渊的身上,似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始至终一直都是李世民在谋划推动。
------
这几日,李世民不断在思考,下一步该做何事?假如真有一天李家获得了天下,他是否要争太子、争皇位?
静下心来想一下,一切还是草创未就,如今就谈太子和皇位,简直是痴思妄想。
他决心还是将眼下的事情做好,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没有现在哪有以后,抛开现在苦思来日的荣耀,只能是凭空建造空中楼阁。
但李世民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争名夺利之心,是人就逃脱不了欲望和名利的纠缠。
从西河班师回晋阳之后,他所听到、见到的一切,还是让他感觉到有失落之感。
------
班师之日,李建成、李世民率军返回晋阳,李渊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到城门迎接,城头上绛白两色旗帜迎风招展,晋阳百姓夹道欢迎,满城皆是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李渊见到大郎、二郎满怀欣喜,二人向李渊见礼之后,李渊左手拉着李建成,右手拉着李世民,三人并肩而行,城上军士和街边百姓口呼「大郎、二郎。」
李渊放开大郎、二郎的手,三人向街边百姓拱手致意,一路步行来到晋阳宫。
------
到了晋阳宫,李渊于前宫正殿议事。
李建成作为世子,李世民的长兄,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当着文武官员的面,向李渊禀报了此次出兵西河的前后经过,看上去颇有沾沾自喜,志得意满之感。
李世民作为次子,唯恐有所僭越,一切由兄长代劳,始终未发一言。
------
李渊听后将大郎、二郎赞许了一番,文武官员上前称贺,颂赞李渊英明神武、当即立断斩杀王威和高君雅、施奇谋计退突厥,如今兴仁义之师平定西河,以此行兵必将无往而不胜。
李渊口中谦词连连,说能有今日全赖各位贤能之功,面上却现骄矜之色。
裴寂带头请李渊进位大将军,建大将军府。李渊谦让一番后,接受各位文武官员的劝进。
然后命裴寂宣布对各位文武官员的任命。
------
裴寂趾高气昂,不吝恭维之词,再次将李渊赞颂了一番,然后宣布:建大将军府,唐公号为大将军。
授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统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统军。
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参军,武士彟为铠曹,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姜謩为司功参军,殷开山为府掾,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