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朝皇帝来说,希望通过禅让彰显自己仁义之名,向世人宣示自己获得江山社稷的正统性。
从文武官员来说,先朝的世族显贵希望通过禅让,再三向新朝皇帝表露忠心,平稳过渡到新的朝代,使自己的家族利益在朝代更迭中免受损失。
从中可以看出,那些世族显贵的所谓忠心,全都是欺人之谈,只不过是墙头草随风倒而已。
李渊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在和亲近之人商议之后,明知禅位是掩耳盗铃,也不得不效仿前人依先例而行。
------
得到杨广被杀的消息没有几日,隋少帝杨侑即下诏,要禅位于大丞相李渊,他在诏书中劝说文武官员「庶官群后,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号」,让文武官员改事唐朝,并在最后说道「敕有司,凡是表奏,皆不得以闻」,对有司说,以后再有奏章,就不要让他看了。
见到隋少帝杨侑的诏书,文武官员便开始劝进李渊称帝。
以裴寂为首的文武官员二千多人上奏疏,劝唐王李渊登基为帝。
李渊坚决不答应,将文武官员的奏疏全部退回。
------
见李渊不答应称帝,文武官员便纷纷辞去隋朝的官职,裴寂等人去觐见李渊。
裴寂对李渊道,「臣等是唐国的将佐,受命于唐国,陛下不为唐国皇帝,让臣等怎么办?还望陛下三思,让臣等有个容身之地。」
李渊笑着对裴寂道,「裴公何必苦苦相逼?让孤好好考虑一下再说。」仍然没有答应裴寂等人的劝进。
------
裴寂等人又奉上从民间搜集上来,预示李渊是天命所归、李家将承江山社稷的民谣,向李渊证明他称帝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李渊见众臣再三劝进,说道,「我也并非只是为了推让而推让,是怕你们当着孤的面说好听的,退下去之后又另说一套,如果卿等真的认为孤当皇帝,有利于天下黎民百姓,那么孤也没有异议。」
裴寂等人见李渊终于同意,纷纷叩拜于地,站起舞蹈称庆,口呼万岁出了武德殿。
------
隋少帝禅位,唐王称帝的决策已定,裴寂便命国子博士丁孝乌等人,筹备禅位、登基的礼仪,选择良辰吉日。
五月十四日,隋少帝杨侑禅位给唐,让出皇宫,搬到他原来做代王时的府邸。
五月二十日,唐王在太极殿即皇帝位,国号为「唐」,派刑部尚书萧造,在长安南郊燃起篝火,柴燎祭告上天。
李渊下诏,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武德。停止用郡,设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命裴寂、刘文静等人编纂审定律令。
司天监推求五行的运行,推算的结果是唐属土德,颜色以黄色为尊。
------
杨广的死讯传到东都洛阳,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拥戴隋越王杨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
拜段达、王世充为纳言,元文都、卢楚为内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同掌握朝政,当时人称「七贵」。
李渊在西京长安,从代王杨侑手中接过了皇帝大位;宇文化及等人在江都,假托萧皇后的谕旨,立了杨浩这个隋帝;段达、王世充等人在东都洛阳,又立了杨侗这个隋帝。
这样一来,普天之下除了多如牛毛的皇帝之外,杨侑禅位于李渊之后,仅隋朝皇帝还有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