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神色动了动,情知朱栩的内帑已经枯竭,出处多半是朱栩在外面的商行生意,心里对于商人行径非常不喜,但能有税银缓解户部担负,他犹豫着也没有反对。
孙传庭又禀报了几件事,得到朱栩许可,便实相的告退出了御书房。
朱由检这才有机会,道:“皇上,山东兖州之事,臣认为并非黄大人一人之责,臣请缓处。”
“缓处?”
朱栩看着朱由检,心里暗笑,神色不动的道:“皇兄打算如何处置?”
朱由检知道朱栩不喜欢东林人,现在抓住了把柄,只怕不会轻易罢休,他早就想好了措辞,稍作组织便道:“皇上,黄大人有失察之责,身为御史难辞其咎,但黄大人向来清廉刚正,行事稳妥,臣认为,可小惩大诫,戴罪立功。”
朱栩点头,道:“具体如何处置?”
朱由检看了眼朱栩,道:“臣议,罚俸一年,降三级留用。”
朱栩看着朱由检,若有所思的道:“其他人呢,科道,都察院的,上级?”
朱由检知道朱栩这是要株连,抬着手争辩道:“皇上,黄尊素是主责,其他人都是次要,臣已经命文昭阁内的辅员议罪,不日与刑部,大理寺商议,之后会有奏本呈递皇上。”
朱栩暗笑,朱由检这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他本也没有想理会黄尊素,直接道:“黄尊素降三级可以,随行的都给事中就地免职查办,其他的交由皇兄议罪。”
朱由检本准备与朱栩争辩一番,没想到朱栩只是处置了随行的给事中,不由得一愣,旋即慌忙定音的道:“遵旨。”
朱栩当做没有看到朱由检的小心思,想了想又道:“皇兄,年关将近,各路王勋贵胄,公卿大臣,皇兄要拟好奏本,该如何奖赏,如何走动,不能落下一个。”
朱由检也已经在着手,道:“是,臣已经在准备。”
朱栩颌首,道:“鲁王府在这次兖州府案中,表现很好,有我大明王室风范,朕准备下旨嘉奖,皇兄那边,也要准备。”
朱由检也心知鲁王涉案,见朱栩能够如此“理智”的处置,心里也大感放松,抬手躬身道:“是。”
朱由检见朱栩今天这么好说话,乘胜追击的道:“皇上,关于登基大典,臣议从简,现今国库空虚,不宜大肆”
朱栩一摆手,道:“这个皇兄尽管看着办,朕并不在意。”
有了朱栩这句话,朱由检心里暗喜,道:“遵旨。”
朱由检一连过了两关,便开心的说起其他“小事”,企图转移话题,淡化他刚才的“算计”。
朱栩除了点头就是颌首,对朱由检的大多政见没有什么异议。
实则上,大明现在缺的不是好的政见,也不是缺人才。
而是缺少执行力!
在腐朽的体质、激烈的党争中,再好的政策,最终也会成为最差劲的,甚至不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