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页

独断大明 官笙 505 字 2022-11-10

因此,任何人别说“勘正”,哪怕是说三道四也会被吐沫星子淹死!

如果是别人,哪怕是换个人做皇帝,都不敢对这个“王学”,也就是“阳明心学”指手画脚,可朱栩敢!

“心学”是儒学发展的另一座高峰,想要对“儒学”做些什么,就要先从“心学”开刀。同样,动了“心学”就是在对“儒学”革新。

朱栩单手负背,微笑道:“不错,在下是皇上的钦使,四处网罗天下大儒名士,待皇上回京,会在宫中设立专门的书馆,由这些大儒共同勘正,一旦完成,便可颁行天下,供我大明学子”

“荒唐!”

不等朱栩说完,陶奭龄冷哼一声,大声道:“文成公学究天人,岂是凡夫俗子可以置喙!若是谁敢胡言乱语,休怪老夫一封信令他身败名裂,羞死于屋内!”

第712章 两面坑

王守正,也就是王阳明,谥号文成,世称“王文成公”。

朱栩眉头挑了挑,他丝毫不怀疑这位老先生的功力,他要是骂人,一封信就足以气死人,更何况令他开口骂人,这个人这辈子估计都出不了门,真的能“羞死于屋内”!

当然,依现在读书人的个性,最在意“清名”,若是这位德高望重的石梁先生真的写了骂了,只怕会立刻“以死明志”!

朱栩好整以暇,道:“在下只是奉皇命来询问石梁先生,既然先生拒绝,在下自然告退,还有许多人要去拜访。”

陶奭龄见朱栩这就要转身,突然又开口道:“你从北而来,可见过刘念台?”

刘念台,即刘宗周,念台是刘宗周的别号,人称“念台先生”。

朱栩脚步一顿,然后道:“念台先生认为‘今多有误,当与勘正,以正王学,通达后世’。”

陶奭龄脸色顿时阴沉了一分,他与刘宗周的治学理念,思想等都极为冲突,可又都是“王学”的传人。

他立刻挺了挺胸,目光冷厉道:“老夫决不允许刘念台‘歪曲王学,辱玷文成公于地下’!老夫即可启程,前往京城!”

朱栩神色不动,目光犹豫一番,道:“在下知石梁先生与念台先生多有不合,且年老体衰,不若就依先前之言,先生尽管游历讲学,免伤和气!”

“放肆!”

朱栩话音一落,之前的中年人上前一步,呵斥道:“你认为我师不如刘念台?少年人,小心祸从口出!”

陶奭龄也是眉头一皱,朱栩的话里确实暗含了这个意思,他压着怒气,沉声道:“京城老夫是去定了,休得多言!”

说完,转身就背着手,大步向大门走去。

那中年人又看了眼朱栩,冷笑道:“鹿山书院的人懂什么治学,蕺山书院阴暗晦涩,凭什么‘勘正王学’?简直是笑话!”

蕺山书院,刘宗周常年在此讲学,人称蕺山先生。

中年人转身,大步跟在陶奭龄身后,嘭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曹化淳皱眉,道:“皇上,念台先生可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