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过激的就直言“身前有纲,身后有纪,身前身后,天理奈何?”,也就是说,生前有纲纪,死后有法度,活着死了,都没有逃过纲纪,这还有天理吗?
最激烈的,甚至于直接开喷,字里行间都见愤怒:“庙堂不惴,江湖不怨,身为士人,前后难饶,刀俎加身,鱼肉何命?”
内阁的几位阁老班房里,灯火通明,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类似的奏本。
汪乔年,靖王,孙传庭等人都分配了职权,也有权,有义务的处理一些朝野各地的奏本,现在灯光照映在几个人的脸上,很是有些晦暗难明。
好一阵子,汪乔年拿着奏本,刚打开门,就看到对门不远处,靖王也出来了,不等他抬手,不远处孙传庭同样端着一个盘子出来。
孙传庭抬头也是微怔,旋即会意过来,道:“咱们都去毕阁老班房吧。”
其他人两人都点头,神色有些凝重。
毕自严听三人说完,端坐不动,道:“嗯,我也看到了一些。这些人应当与钱谦益没有什么瓜葛,只是出于对一些误解或者是愚昧。明日公审的时候,朝报,六部的报纸都要去观看,然后尽早刊登出来,以稳定人心,遏制非议。”
靖王面色不动,道:“还是皇上有远虑,早早的让刑部,吏部等尚书旁听,应是早有所料。”
毕自严没有说话,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在某些事情上,皇帝比他看的远,看的清楚。
孙传庭想到的更多,开口道:“今天还只是‘谏言’,明日怕是关说游说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要早些做准备,尤其是督政院与大理寺,一定要扎牢,不能丝毫松懈!”
靖王与汪乔年心神一凛,知道孙传庭所指,几乎同时点头。
大理寺,督政院在编制上来说,不同于六部,它们都不是内阁的直属衙门,有一定的“独立性”,尤其是这次靖王,汪乔年的入阁,更是强化了这一点。两人都不希望他们的衙门让内阁插手进去,是以果断点头。
同时孙传庭的话还有另一层意思——若是两衙门被渗透,判了钱谦益无罪,那乐子就大了。
第888章 送行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出了京城西门,往西而行。
走在最前面的是朱栩与傅昌宗,两人并肩,身上都有厚厚的露水。
朱栩与傅昌宗已经有不少日子没有这样认真的单独说话,外加这一次傅昌宗是要出京,两人的话题都有些多。
傅昌宗慢朱栩半步,语气缓弛的道:“皇上,户部虽然被内阁拿了不少大权,但所直接,间接控制,影响的依然非常多,并且内阁也不能完全掌控,皇上还需多留心”
朱栩轻轻点头,背着手,慢慢的走着。
傅昌宗说的他都能明白,心里也有数。对于傅昌宗,朱栩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歉疚的。这几年他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疏远,这种疏远既有作为帝王的需要,也有保存傅家的意思。
傅家到底是外戚,父子俩都算显赫,这些年替他背了不少黑锅。想要善始善终,傅家都不能与他这个皇帝走的太近。
傅昌宗不知道朱栩心底所想,神色平静如常,道:“户部现在的关系网非常的庞大,这些年臣也有意的进行清理,不过有些还是斩不掉,张秉文此人能力,品性皆是不错。但有时候他会非常固执,难以说服臣有些担心,日后他发现了某些事情会与内阁,甚至是皇上起冲突”
朱栩在登基之前,尤其是登基之后都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这些事情各有目的,涉及众多,多年来已经形成庞大又复杂的网络,有傅昌宗,周应秋等遮掩着,或可以在“新政”的掩护悄悄梳理,清理干净,现在朝局大变,一些不是朱栩心腹,不了解当初隐情的人上位,难免会引出一些事端来。
“这个让内阁去处理。”朱栩随意的道。为什么要集权内阁,就是要他们处理这些麻烦事,作为一个皇帝,哪能事事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