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第一个冬天便随之过去了。翠绿的嫩芽再度从土壤枝头中悄然冒出,一些辛劳的民众已经开始准备春耕。随着关税壁垒的建立和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资,原本就以实业为主的健全德国经济,也从来自外界的寒冬侵袭中逐渐恢复了过来;虽然表面仍旧覆盖着一层坚固的冰面,但在其下方,却已经涌动出了奔卷的暖流。1927年,德国的国民收入仍旧保持了8的增长率,总量突破1800亿马克大关,以439亿美元的折合数据继续遥遥领跑于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仅次于美国704亿美元的总额。而在1928年,德国经济在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之后仍旧有望维持正增长;根据沙赫特的估计,德国今年实现1830亿马克的国民收入将有超过六成的可能。
春风拂绿,草长莺飞;繁花绚丽,红日热烈。进入1928年夏季,笼罩在德国经济表面的坚冰终于开始被下方的暖流冲破:全国统计的失业人数开始下降,德国政府的应对已初见成效。眼见局势有所缓和,清英随即向仍旧深陷泥沼当中的意大利伸出了一根搭手的木棍,邀请其加入到德国的关税同盟当中。虽然德国人开出的条件并不优厚,但这已经让意大利人感到喜出望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意大利也终于在一些领域同德国达成了一致,开始拆除与柏林之间的砖块、用于垒高另外一面的关税墙壁。当伯尔曼手持条约从罗马飞回柏林之际,清英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德国敞开大门的意大利也将逐步被绑上自己的战车,欧洲联合体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了。
然而,相比于德国的稳住阵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却是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经过半年多的发酵,纽约股市崩溃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早已遍及全美,数以百万计的失业工人开始在街道上游荡,每天都有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的死者。由于农产品价格暴跌,农场主开始大量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他们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将牛奶倒入河流,被捕杀掩埋的家禽更是无可计数。而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却在忍饥挨饿,因为一贫如洗的他们已经是连价格暴跌的农产品都无力购得。政府的救济所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街道公园的长椅上躺满了无家可归者;由木片、铁皮、甚至是牛皮纸搭建起的简陋栖身之所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上甚至出现了因买不起燃油而改用畜力拉动的汽车。那些细皮白肉的中年水果小贩,则更是这场经济危机中最令人熟知的代表群体:他们此前都是腰缠万贯的成功商人和银行家,现在却不得不以这种流通摊位的方式来维持生计!
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数以百计的失业者通宵排队;在曼哈顿的一家报社中,一名打字员的岗位引来了近五十名应聘者的激烈竞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而步行超过400公里,华盛顿州更是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别人能雇佣他当救火员。而在日常生活中,美国民众的处境也迎来冰点:码头上到处都是等待腐烂的水果蔬菜从船上扔出的家庭主妇,运载蔬菜的卡车后面也永远跟着捡掉落物的流浪者,千百万的中西部人民更是像牲畜一样开始吃植物和草根。
由于英法两国与美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甚密,使得这个两个国家在第一时间里也同样受到了美国股灾的严重波及。相似的情形出现在他们的身上,只是危害程度稍有区别。得益于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做缓冲,英国的情况较美国稍好,伦敦政府正在考虑效仿德国建立起遍及英联邦的帝国关税特惠以缓解压力。而法国的情况却显得极不乐观。他们不仅在大战中丧失了绝大多数的海外殖民地利益,其国内也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引进了大量的美国资本;当美国股市崩溃之后,法国的经济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660章 嬗变的局面
由于美国股市的崩溃,使得损失惨重的投资者纷纷撤出自己在海外的资本,大量在法企业随之成为空壳。而依附其上养家生存的各行法国人民也如同覆巢之下的鸟卵一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和饭碗都化为乌有!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法国的失业人数便突破了150万,这个数字和美国相比似乎并不算什么,但要知道法国的总人口也不过4000万之数!面对这一情形,能力平庸的法国政府束手无策,只有任凭资本家在市场紧缩的压迫下减产裁员;而由此产生的失业和国民收入下降,又更加恶化了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恶性循环由此产生。好不容易才逐渐恢复元气的法国经济顿时再遭重挫,整个国家都被这场经济危机卷入了螺旋下坠的灾难漩涡当中。
在持续的危机中,因战争失败而被压制了十余年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也再度在法国国内悄然蔓延开来。他们鼓吹当前的一切困境,都是由奴颜婢膝的法奸政府和穷凶极恶的德国强盗所一手造成的:1914年的法国并没有在战场上彻底失败,各处地段上的工事都比1913年要更为坚固,然而卖国政权却早已被张牙舞爪的敌人所吓垮,他们一意打压法兰西人民愿意为国捐躯的赤诚热情,只想着尽快退出战争保全自己的政权。而德国强盗更是趁机通过《阿姆斯特丹和约》野蛮抢走了海量属于法兰西的财富,巨额赔款的支付和大片殖民地的沦丧直接导致了法国经济陷入冰河,并最终酿成了今日的苦果。法兰西拥有传承数百年的光荣历史,当他们开始文艺复兴的时候日耳曼蛮子还在中欧丛林里茹毛饮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崇尚艺术的法兰西人都比那帮炮弹里孵出来的日耳曼蛮子要优越十倍,而今天的法兰西也正是要重拾往昔的意志,夺回一切属于自己的荣耀!
虽然这种论调在法国国内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那些复员军人就组成了一个个称谓各异但却性质相同的组织,对各阶层的民众广为宣扬;但在这一次,生活惨淡的法国人却是被这些真假各异的论点给紧紧吸引住了。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憎恶,大量法国人成为了民族主义的支持者,他们渴望着能重新改写当前的国运,恢复到一百多年前那曾经能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帝国分庭抗礼的光辉局面。在那些同样失业的前职业军人们的煽动下,法国的国民情绪日渐高涨:无事可做的他们整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声讨控诉不绝于耳,这反过来又将当前主张与德国合作的巴黎政府给架在了火炉之上。
在法国持续蔓延的经济危机当中,一个名为“法兰西人民联盟”的政党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该党派的领导人相当年轻,是1890年才出生的新时代青年:大战期间他以陆军中尉的身份在前线服役,曾经与前任陆军部长梅西米有过一段共事的经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名年轻有为的军人却在其军旅生涯正值高峰的1917年选择了复员,并组建起了一个自己的政党、投身到了自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就纷争不断的政治博弈当中。此前,这个始终宣扬民族主义和对德复仇的党派一直都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大量不满现状的法国民众为其理念所吸引而加入到了这个党派中来,使得其人数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对于这一情形,时刻都在关注西线的德国政府自然没有漠视,而让一份调查报告摆在清英面前的时候,他却是为那个熟悉的领袖姓名而吃了一惊。
“夏尔·戴高乐竟然这么早就从政了?”看着手中的报告,清英满是难以置信的喃喃说道。在他的记忆中,这位在法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的人物早年都是在军队中虚度光阴,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真正走上了政治的前台。不过转念一想,清英心中也就释然了。连震动了整个世界的奥地利下士都因为自己的出现而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现在出现在法国的这一变故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清英却是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大幅加强了对西线的戒心。根据他原本的计划,是趁着这次经济危机的机会将法国也像意大利一般拉入到德国的主导之下,从而实现自己对欧洲大陆的彻底控制;现在看来,自己却很难再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了。法国民众心中所酝酿的对德仇恨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法兰西人民联盟”在经济危机中的快速兴起便是最好的说明;不管戴高乐最终能否执政,自己都应该做好最坏的准备。
在清英的命令下,德国总参谋部随即开始制定针对法国的预防性战争计划。经过战后十几年的发展,德国军队的力量已是今非昔比,完全能够履行这一使命。于获得了来自中枢的全力支持,西克特主掌下的空军已经膨胀成了一个拥有20万名现役官兵的庞然巨物,比提尔皮茨用毕生心血缔造的帝国海军都不遑多让。而由于这一位面中德国的科技承继和威廉皇家科学院对人才的吸引,使得德国的航空技术更是较历史同期有了跨越式的飞跃:1928年5月,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威利·梅塞施密特研制的一款全金属封闭座舱战斗机试飞成功,最大速度达到470kh,这已经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bf-109战斗机早期型号极为接近。预计在两年之内,德国空军就将在战斗机领域迎来足堪大用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