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光绪中华[校对版] 妖熊 2887 字 2023-03-15

南美洲在跨入二十世纪以来,也进入了亚洲在十几年前走过的老路。几个区域性强国正在你死我活的军备竞赛着,原本的南美海上强国秘鲁己经被巴西和阿根廷甩在了身后,在这两强的身后,国际性霸主的身影若隐若现。

这都不关我的事,在检阅完毕上海的几家私有坦克改装厂之后,我给兵器部下了旨,让他们引导这几个厂进行合并,拖拉机生产代线不要停。可以以一部分订单来先付款的形式,资助他们把生产线西移,同时加以引导,让他们合股成立新的公司以满足军方的订单需求,首批实验性质的数量当然不会太多,二十七辆坦克组建一个坦克营就够了,毕竟目前的由拖拉机改装的坦克,与后世概念上的坦克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当我亲眼看到那些铁疙瘩的时候,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差点没一口水喷出来。

火力是一门一磅炮加上一架马克沁机枪的改进型——国产的汉阳造雷公型机枪,组成了全部的攻击火力,跑起来差不多有驴车那么快,检修率倒还行,我检阅的十二辆坦克,其中有三辆在途中歇火,有幸被接见的企业主尴尬是免不了的,好在我兴致还算高,还饶有兴味的跟他们谈了几句成本问题,问下来这一部坦克连人工的成本高达七万多银元,卖给军方是要价十万,要是装备一个坦克师的话,就是两干多万银元,这可不是笔小数目,有这个钱的话,够装备二十多万部队的步枪还配一二十发子弹了。

没办法,压成本是必须的,否则将来买坦克就能把人买穷,要买的又岂止是坦克而已?

潜艇这个宝贝玩意就更费钱了,第一艘潜艇近百万银元的造价虽然有压缩的空间,但是还是嫌贵,毕竟这不是官营的东西,在我的构想中,武器装备不仅仅要靠官办的工厂,更多也还是要靠民间的军火公司采购,这样才能使武器装备根据军方需要走,而不是看别人有什么再来研究东研究西。

所以,这第一艘潜艇加上约翰霍兰的专利购买金,总计付出了三百万银元,合英镑就是五十余万英镑,近三分之一条无畏舰的开销,足够他回去做个大富豪了。

这笔钱虽然花的肉痛,但是他回到美国后产生的效应却是非同凡响的。美国能吸引科学人才有他的道理,我没有他那个道理,就要自己创造出自己的道理来,这个道理就是钱,就是安定的生活,就是没有战争的威胁。虽然美国有语言方面的优势,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只要吸引一个行业的代表性人才那么一两个,也就够了,多了我也没那么多钱开支皇家研究院。

从世界角度来讲,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营造的这个局面终于在这一年开始看到了雏形,整个世界的中心在欧洲,而另外两个战争威胁小,生活安定的区域一个在北美,一个在东亚,隔着瀚满的太平洋,这两个国家的本土,看起来几乎很难被攻击了。

在中国,这就是第一岛链的功劳,海军的大投入价值何在?价值就在于给本土一个和平共定的环境。中国是个面向大洋的国家,没有强大的海军,谈什么安定的发展,谈什么崛起?敌人舰队开来,什么都是虚的。

一个国家的崛起,除了修炼内功之外,还要有国际局势的配合。欧洲的局势在这一年,极端极端的配合我。

首先打起来的不在巴尔干,却是在北非,摩洛哥危机并没有使德国与法国兵戎相见,首先发难的却是不声不响闷声发大财的意大利人,在英国人的纵容下,意大利似乎看到了跟着英国老大哥混的甜头,派遣了四万余名海陆军人,向只有七千奥斯曼军团驻守的库弗拉(0ase khufna,利比亚重镇)发动了突然袭击。当真是突然袭击,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土耳其人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七千人在懵懵懂懂的抵抗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敌军数倍于己,不得以举起了白旗,要求投降回家。意大利人也不是太过分,愉快的接收了利比亚土耳其的殖民地,曾经失落的自尊心在英国老大哥的再次支持下,找了回来了。

德国能给的,英国能给。德国不能给的,英国人也能给。英国人让意大利人留下了这么个印象。

而以1905年春季意大利攻势为标志,也许是因为他们与德国人走的太近,也许是因为汉志铁路的兴建,土耳其正式告别了与英国人的好友期。他们象一张卫生纸一样,在擦完了俄罗斯这坨屎之后,被英国人傲慢地扔进了万劫不复的粪坑。

以赫茨尔的葬礼为契机,大英帝国正式表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在考虑过南非,考虑过阿根廷,考虑过乌干达之后,犹太人终于找到了他们的方向,是的,巴勒斯坦,大英帝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祝福你们,祝福你们从此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困此而得到永生。”

英国外交部代表带来了首相大人的祝福,让整个世界的犹太人为之疯狂为之喜极而泣的祝福。在被德国人拒绝,被法国人歧视(德弗雷斯事件为代表)之后,终于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支持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家园了。

英国人在发表这个讲话的时候,丝毫没有注意过巴勒斯坦目前的主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态度。在他们心里,更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那些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