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大王!”半个时辰后,陆贾在长生寨议事厅中大叫着:“这马卖得也太多了罢,整整三千匹,能装备起一个骑兵营啊!”

赵瑜低头喝了一口茶,抬头道:“卖给商人们的都是十二岁以上的战马,本就用不了几年。早一点卖出去,还能省点草料钱。反正商人们也是转手卖给官府。应该不会计较地。”

陆贾坐了下来,他当然知道,马匹过了十五岁就不堪用了。就算是大宋,十四岁以上地军马,也都会被淘汰掉,向民间发卖。赵瑜要卖掉十二岁以上的,也不算过分。他悻悻然:“那还不如自己卖!这差价省得让外人赚去。”

“我们当然也会卖!”朱聪从帐册中抬起头来。“已经计点出地战马总共三万三千八百有奇。除去要运去济州岛的六千一百余匹公母种马。剩下的战马,凡是在八岁以上——除了品貌体格特别出色的——统统都要卖掉!”

陆贾闻言大惊。正要再次跳起。赵瑜却笑着说道:“本来我还想着让一艘装满女真奴工的船在登州搁浅,放些女真人逃上岸,好让宋人知道我东海大胜金国地消息。不过,现在有马了,那就更方便了……”

“当然!”朱聪点头:“上万匹战马一卖,谁还能怀疑我军的胜利!”

“大王!”陆贾眼里都是不解和质问:“那些都是正当年地好马,怎么能卖!?”

“因为用不到啊!”赵瑜说得很轻巧。但透露出来的话却让陆贾震惊:“天下大乱还有几年工夫,到时候,这些马早就老得不堪用了。何况,我也找不到那么大的地方养上几万匹马!”

陆贾僵住了,赵瑜的心思,东海军高层都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第一次从赵瑜嘴里得到确认。“大……大王!”陆贾嘴抖了半天,最终也没敢细问。只旁敲侧击的问道:“这么多正当年的好马卖给宋人,不是平添了他们的战力吗?台湾那么大又怎么会没地方养?等这些马用到十二三岁,再卖给宋人岂不是更好?”

“本来我也是这么想地。”赵瑜叹道:“但北人去南方会水土不服,那北马呢?能在台湾那种湿热的天气里活得好好的吗?再说,长生四岛就算都种上苜蓿,也不过能养上七八千匹。若是加上苏州。最多两万就到顶了。难道还要我每年运上几十万石草料来养着?”

陆贾无言以对,现在的这三万多匹马,除非能继续在辽南草甸放牧,不然吃起军粮来,一天就要消耗数千石,谁能供养得起。

朱聪也叹道:“若非因为粮草关系,也没必要急着发卖。一次卖过上万匹战马,马价必然大跌,到时要亏上不少!”

“朱兄弟你这可就说错了!”赵瑜摇了摇头:“我方才使人问过了苏昆。来长生岛买马的客商从来都没少过,而他们身后都有河北、京东两路沿海州官的影子。依照大宋的马政。如果地方官能在任内上缴千匹合格军马。便能减一等磨勘。大宋的官儿,若是能提前一年升任。‘杀人亦敢为之’,你说他们会不会耗尽公使钱来买?”

三天后,苏州关。

赵瑜在众将地陪同下站在苏州关内的小山上。山北面便是已成了废墟的苏州城,也就是未来的金州。而苏州关,就位于南边的山脚下,把只有五六里长的地峡牢牢地扼守住。而再往南,便是日后被称作大连湾地海湾。在海湾边,上千奴工正加紧修复被烧毁的苏州港。

“这真是易守难攻的要地!”朱聪感叹道,“只要在此山建堡,配合着山下的苏州关,只需千人驻守,就算有十万敌军,也别想向南走近一步。论地势比长生岛还要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