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见笑见笑,苏华你呢?”

“我?哈哈哈,你们都知道我体术很糟糕的,也就一手文章还过得去。若是殿下不弃,我想先从中书舍人做起。”

“很好,苏华若是做了殿下的中书舍人,殿下应该能轻松很多。”

在彼此简单的说了一下各自志向后,李嘉正色道:“我们受殿下恩惠太多,所以,以我看来,我们出仕后好好为殿下做事就好了,其他的虚名还真的不用考虑太多。说真的,这次殿下要求我们十二人只能中六人,如张宏、郑威、杜攸宁、第五轻柔、季瑟余、罗雄等主动放弃诸人,哪里又比我们差了?所以,咱们得惜福。

会试第一场,我是第一个交卷的,但实在没想到居然成了会元。这殿试嘛,我建议大家还是收着点。我们可不要把一甲都拿完了,到时候殿下的压力肯定极大。”

“是极是极,能为殿下做事就可以了。虚名啥的不重要。”

“嗯,诸位,殿试见!”

“伯云兄,殿试见!”

第277章 人生多不如意

四月二十一日,殿试。

辰时,皇极殿外广场的大座钟敲了七下,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步入殿内。然后在经过点名、入座、散卷等一众流程后。时间已经来到上午八点左右。

照理,这个时候,要么是皇帝本人,要么是监国的太孙殿下应该出来了。但是,此时大殿的上位上,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

礼部的官员也觉得诧异,只好把询问的表情摆给了司礼监的随堂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也是一脸疑惑:跟着太孙这么多年,可以说殿下是极为自律的。如此重要的场合,殿下怎么可能迟到呢?

官员和宦官们都如此疑惑了,新科进士们当然更感觉茫然。

据说自从北宋的落榜进士张元去了西夏,帮助李元昊大败宋军,并写下“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这样的诗句后,历代中原王朝的殿试上,对会试出来的进士们都是排个名次,不再有黜落之事。所以这个时候,新科进士们总体的心情是放松的:会试过了,进士资格就已经到手,入仕做官是稳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