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汴京从不缺高门大户

“消息可是属实?”司马颐顾不上手指,忙问婢女:“宋易安真升任宰相?那妇人竟成了一品诰命夫人?”

“奴婢刚从老夫人那边过来,老太爷如今着急司马家子弟正在书房议事。”婢女低声答。

另两位婢女正为她包扎手指。

司马颐紧咬下唇,祖父又与官家生了嫌隙,眼见着开春后,马上便是太后的寿宴了,祖父为何不能忍一忍?

偏偏又要与官家闹!如今的官家哪还会是那个凡事要先问舅舅的少年郎。

司马颐看着被包扎的手指,自语:“如今的司马家,就如我这手指,一点伤都受不得。”

三个婢女不敢说话,今年的新年实在不好过,自打沈家出事,府上的主子们皆是阴云密布,不苟言笑。

书房。

“父亲,此番又以辞官要挟,实在不妥,官家竟顺水推舟,提拔宋易安。”

司马珣是长子,此事关乎司马全族利益,即便以往都害怕父亲生气,但今日,他壮着胆子亦得劝说。

见父亲沉脸不语,其他四个弟弟皆看向他。

司马珣又鼓起勇气道:“父亲,不如与姑母商量商量,让姑母从中缓和,这官可轻易辞不得。”

言毕,司马明的脸色更加难看。

他扫视五个儿子,沉默半晌,方才说:“官家……怕是要向司马家动手了。”

五人一惊,纷纷道:“怎么可能?官家一向敬重父亲。”

“当年先帝并不看重官家,是父亲为他出的主意,去西夏战场历练,先帝虽仁厚,但却对西夏耿耿于怀。”

“太后如何说?司马家乃太后的母家,官家动司马家,太后不会袖手旁观。”

……

司马珣手一抬,止住了四人问话。

“父亲,何以见得?儿已打点好刑部尚书,沈家几个郎君,儿亦一一见过。”司马珣说:“他们知道如何说,即便官家怀疑,但最终都摸不到司马家这里来。”

司马明闭眼长舒一口气,方说:“他何须证据,只要心生怀疑,往后的日子,还怕拿不到证据?”

司马明站起身,绕过书桌,走到五个儿子身边。

这都是司马全族最优秀的儿郎,自幼由他教养,皆成为大顺之栋梁。

“儿啊,今日不是为父冲动,而是官家咄咄逼人,即便为父不辞官,过不了多久,将被罢相。”司马明叹道。

以往,他以为十分了解这个侄儿,即便胸有大志,做事激猛,但终究还算顾大局。

今日,顺神帝却将宋易安所拟新政一一摆在他面前,从科举到军队,从用人到商市,皆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