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新政若在大顺铺开,司马明亦不知是何后果。
遂,于公于私,他与顺神帝起了争执。
可顺神帝却说:【舅舅以为,如今朕还需看谁的脸色?】
【舅舅,朕长大了,亲政已十年,朕花了许多精力才将大顺掌在自己手里,如今的大顺虽枝叶繁盛,却树干渐空。】
【若不狠心修剪,即便没有大辽、西夏等国,这棵树亦将会倒下。】
司马明却不知为何他这般着急,厉声劝阻,可换来的却是顺神帝的冷言质问。
【舅舅以为,朕在这皇宫是做菩萨的?看不到众生百态?沈家将学子安插到朝野,舅舅脱的了关系吗?】
【司马相公当知,百官一举一动,朕都知晓,朕不说是还未到时机,如今……】
【司马相公且想想,往后司马家当如何自处。你是大顺的宰相,亦是司马家的族长。而朕,虽与司马家有亲,但朕更是大顺的帝王!】
司马明为官几十年,自然知晓其中蕴含的威胁之意。
且不说沈家之事,司马家在这汴京高高在上太多年了。
【官家,老臣年事渐高,实难为您再分忧解劳,大顺需要革新,朝野亦需要新人,老臣愿请辞,告老还乡。】
司马明骑虎难下,前不久因货兑策本就与官家多次起争执,太后从中斡旋许久。
如今,官家是下定决心。
“为父老了。”司马明看向长子,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朝野来来去去许多人,为父又何曾是最特殊的?”
“若不知趣,沈家倒了,连带蔡姓几家亦遭了殃,再这么下去,下一个就轮到司马家了。”
司马珣很少见父亲这般模样,往日里,他始终严肃且坚强。
“父亲,何以这般颓然,那宋家根基怎能与我司马家相比?”他脱口而出。
可在对上父亲那双眼时,司马珣忽就明白,错就错在司马家的根基太深。
“为父能为司马家做的便是这些。”司马明见长子反应过来,甚是欣慰,又对司马家未来又起信心。
“往后,就看你们的了。”司马明难得带了几分笑。
他以辞官向顺神帝表忠诚,求得司马家安宁。
可这份安宁还不知能维持多久,未来还得靠司马儿郎们去拼搏。
“父亲,往日里,您便与宋易安不对付,眼下宋家如日中天,以后就怕……”司马珣向来往前看,既然改变不了既定事实,那便只有多为未来做打算。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