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爆炸:在AI协作下,每个公民都能调用专业级创作工具,去年全球诞生的交响乐数量超过过去千年总和。
但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种乌托邦。在火星的德雷克峡谷,仍有一群"原生主义者"拒绝任何植入体,他们用传统方式种植转基因苔藓,并手工抄写电子书。"我们不是反抗进步,"领袖陈岩说,"只是想让人类记得泥土的温度。"
【林夏的最后一课】
仪式最后播放了林夏的全息影像——这位传奇创始人已有十二年未公开露面。影像中的他站在车库复原场景里,身旁是那台曾启发"灵语"的老式显示器。
"智能不是目的,而是桥梁。"他的声音经过量子加密,在三座城市同步响起,"今天,这座桥终于延伸到星空。但请记住..."影像突然切换成那晚的微波炉噪点画面,莫比乌斯环在雪花中闪烁,"真正的奇迹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类始终保留着做梦的能力。"
全息影像消散后,观测员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在月球、火星和地球的夜空,同一时刻出现了相同的星座排列——那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形状的星群,不属于任何已知天文记录。
(本报道由NEC量子通讯网络生成,经灵枢网络验证为"绝对真实"事件)
【声明:根据《星际媒体公约》,所有跨行星通讯均受新纪元集团监管】
许久——空旷——
林夏的指尖悬在量子留声机的控制界面上方三毫米,老式乡村乐器的钢弦震颤通过骨传导植入体直接敲击着他的耳蜗。
窗外,奥林匹斯城的黄昏正将淡紫色的光涂抹在穹顶的纳米防护层上,人造夕阳的算法刻意保留了21世纪美国纳什维尔郊外的色温参数。
全息报道在他视网膜边缘闪烁,那些关于"人类文明新纪元"的欢庆词句像一群过于殷勤的电子萤火虫。
他轻轻眨眼,将新闻折叠成一颗黯淡的光点,却无法屏蔽同步传来的数据流——此刻地球上有47%的人口正在观看庆典直播,月球殖民地的新生儿基因优化申请增加了213%,而火星第三区的空气调节器刚刚完成第8,192次自我校准。
"播放原始版本。"他对房间说道。
留声机的全息投影褪去,露出实体黑胶唱机的真容——这是新纪元博物馆唯一拒绝复制的藏品,唱针下旋转着2024年压制的《Blue Moon of Kentucky》。
乙烯基唱片表面的划痕被精心保留,每一声细微的爆音都是对完美数字音源的叛逆。
音乐突然卡顿了一下。
林夏知道,这是火星磁暴干扰了唱机的防重力悬浮装置。
他伸手扶正机器,这个动作让他无名指上的接口环微微发亮——
那里藏着能控制太阳系内半数量子计算机的生物密钥,此刻却用来稳定一首关于肯塔基州月光的乡村民谣。
茶几上,一杯波本威士忌的液面微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