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知青点,刘子光正在宿舍里静静地等待着刘正茂。今天,发放了知青的安家费,刘子光热心地帮刘正茂、肖长民、袁洪钢三人代领了钱。他将三个人的安家费分别装在不同的信封里,并且在每个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对应的名字。代领了钱后,刘子光忽然发现自己身揣巨款,顿感责任重大,心里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于是,他一直等候着刘正茂,急切地想把代领的钱交还给刘正茂。
等刘正茂回到了宿舍,刘子光连忙把三个信封递了过去,并说道:“刘哥,我帮你们代领了安家费,你数数。”
刘正茂想都没想,顺手接过信封,打开其中一个信封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问道:“这么多钱,你不给家里送去?”“我下趟回城就送到家里去,放在这里不安全。”
刘子光迅速回答道。“是的,明天我要回城办事,正好给袁洪钢和肖长民送过去,这些钱我也不敢承担责任。”
刘正茂缓缓说道。“对了,刘哥,我舅舅讲,你回城后,联系一下他,好像是顾正宇他们要找你。”
“好的,我记住了。”刘正茂回应道。他昨晚喝了点酒,此时有点乏累,便用凉水洗了把脸,又冲了冲脚,然后爬上床倒头便睡。刘子光想起刘正茂身上有巨款,见刘正茂睡意正浓,担心会出意外,便也在这间房肖长民的床上睡下。
翌日清晨,刘正茂刚刚起床,李慧就急忙喊住了他,高兴地说道:“刘知青,中午在知青点吃饭啊,我们会餐。”
“谁生日呀?”刘正茂疑惑地问道。“没有谁生日,我们领了钱,大家商量着凑钱搞个会餐,庆祝庆祝。”
李慧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色。下乡的知青千千万万,只有樟木大队按规定发放了安家费,而且发的还是巨款,樟木大队的知青们确实有理由高兴。
“我今天要回城办事,你们好好庆祝,李慧,你也提醒知青们,别大手大脚的,留点钱回家过年。”刘正茂善意地提醒道。
“你年龄比我们都小,就是个操心命,放心吧,大家都讲了,等你帮忙搞单车指标,剩下的钱也会给家里留一部分。”
大部分知青家庭的经济并不宽裕,顾家的人也不少。刘正茂尽了大队干部的应有提醒义务,便不再多说什么。
刘正茂搭乘头趟送菜的拖拉机来到江麓厂小卖部,帮忙卸下萝卜、包菜、大白菜后,吴光茂便开着拖拉机走了。
肖长英在外面整理蔬菜摊,刘阳云把刘正茂叫进小仓库。问道:“正茂,你吃了早餐没?”
“今天出来得有点早,没吃。”刘正茂毫不跟姐姐客气。刘阳云拿起瓷饭盆,说道:“你等等,我去食堂帮你打粥,买包子。”
刘正茂扭开笼头洗好手,走出来跟肖长英聊天:“肖姐,华技术员没来帮忙?”
“他要上班。”肖长英知道刘正茂在开玩笑。“老华也不来帮忙了?”刘正茂继续问道。
“估计他等下就会来,他问了很多次,问你这段时间怎么没来厂里。”肖长英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着刘正茂回答道。
“我正好要请老华帮忙,你跟他讲,近期要他去几个县装车,等我通知。”
刘敏联系了四个县供销社来拉自行车,刘正茂要提前准备人手。“老华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他就是想问你这事,正好利用出外做事的机会四处看看。”肖长英笑着对刘正茂解释道。
其实,她也想华林出去做事,天天被准公爹守着,很不自在。
“小刘,你到厂里,怎么不去我那里?”毛奇跟在刘阳云后面,大声问道。
“正茂,今天早餐,是毛主任请客。”刘阳云急忙解释。
刘阳云去食堂打早餐时,毛奇正好在食堂检查工作,他问刘阳云为什么才吃早餐,刘阳云回答是帮刘正茂买。
毛奇就让江主任不收饭票打份早餐,并跟着刘阳云来到了小卖部。“毛主任,我刚来,正准备去办公室找您汇报工作呢。”刘正茂调侃道。
毛奇说道:“得了吧,你是大忙人,哪有时间给我汇报,走,去办公室,我给你讲点事情。”
江麓厂的初冬,景色宜人。厂里的树木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金黄色,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的美丽。天空湛蓝,阳光柔和,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刘正茂来到了江麓厂。他最大的靠山是张鹏武,而跟他接触最多的人是毛奇。他们两人互动频繁,也有着互补的利益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成为了忘年交的朋友。
刘正茂来到了后勤处长办公室,他把瓷碗放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手里拿着包子往嘴里塞。毛奇给自己泡了茶后,坐到椅子上,才对刘正茂说:“小刘,你小子这段时间忙什么呢?都不来我们厂了。”
刘正茂埋头吃着包子喝粥,说:“大队在搞新农村建设,刚起步,各种事情多,我自己每天也不知道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