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厅的穹顶突然炸开声浪,五十把中提琴同时拉响《魔鬼的颤音》。
陆风在音浪中眯起眼睛,白大褂衣角扫过谱架上的抗议标语,墨迹未干的“学术自由”正被雨水晕染成诡异的蓝。
他的指尖突然停在谱架金属接缝处,那里有道细微的刻痕——三短一长的凹槽,与月琴腔内发现的刮痕形成镜像对称。
“贺阳,把音乐学院平面图叠加古琴丝弦分布图。”他对着蓝牙耳机低语,法医手套在谱架刻痕处采集到微量松香,“凶手在标记音律节点,就像给古琴调音......”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萧奈的警用对讲机突然迸出电流杂音,物证科顶灯在频闪中映出满地狼藉——刘教授的镀金指挥棒正插在血泊里,断成两截的琴弓缠绕着军用级碳纤维丝,在暴雨中泛着幽蓝的光。
(以下为续写内容)
抗议声浪裹挟着雨幕撞碎在落地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多名音乐系学生举着“停止污名化艺术”的标语牌,将物证车围得水泄不通。
刘教授站在哥特式廊柱的阴影里,指挥棒轻敲着大理石台阶,每一声脆响都精准卡在抗议人群换气的间隙。
“萧组长难道要用手铐回应求知欲?”他抚过胸前银质音符胸针,镜片后的目光扫过陆风手中的物证袋。
当看到那截碳纤维丝时,握着指挥棒的指节突然泛白,仿佛被琴弦勒出了血痕。
陆风忽然侧身挡住萧奈,解剖刀折射的冷光切碎两人之间的雨丝。
他注意到刘教授西装袖口沾着靛蓝色矿物颜料——正是明代月琴漆面特有的“孔雀蓝”配方,这种颜料需要混合碾碎的青金石与鲸脂,在刑侦物证库里编号D - 17。
“请让让。”萧奈的警徽擦过抗议学生的手机镜头,雨滴在金属表面凝成蜿蜒的银河。
他伸手去拨人群时,战术手表表盘突然映出李晴冰的身影——特工正用身体挡住某个偷拍的镜头,军靴碾碎了地上半张乐谱,泛黄的纸张上印着《广陵散》的变调符号。
贺阳的惊呼从蓝牙耳机炸开:“平面图叠加后出现六个共振点!最后一个就在......”电流杂音吞没了关键信息,陆风猛然回头,看见排练厅穹顶的鎏金吊灯正在无风自动。
那些水晶坠子晃出的光斑,恰好与死者肋骨折断的弧形形成完美映射。
当夜雨势转急时,陆风独自返回排练厅。
备用灯光将他的影子拉成细长的琴弓,法医手套抚过三角钢琴内壁,在铸铁骨架上摸到两枚对称的凹痕——正是月琴腔体刮痕的放大版。
手机电筒照亮琴凳夹层,几缕靛蓝色纤维纠缠着军用级碳纤维丝,像被暴力扯断的琴弦。
物证袋封口的声音惊动了暗处的影子。
李晴冰从贝斯陈列架后转出来,翡翠耳钉在黑暗里泛着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