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霸气地一挥手,承诺道:
“卢公放心!此事,布应下了!”
卢植看着吕布,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温侯,这可不是小事,你真能做到?”
吕布神色一正,认真地道:
“卢公,若有阻碍均田该杀之人,我会列成名册,送到卢公处裁决。”
“一切交由卢公定夺,布绝无二话!”
吕布的眼神坚定,透着一股磊落之气。
卢植心中大为震动,重新审视着眼前的温侯,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
良久,卢植感慨道:“温侯磊磊落落,真大丈夫也!”
吕布连忙摆手,谦虚地道:“卢公过奖了,布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卢植微微点头,接着道:
“今后再遇诸事,温侯须以教化为先,不可一味诉诸武力。”
“教化万民,方能长治久安。”
吕布微微皱眉,面露难色:
“卢公,实不相瞒,如今没有士族愿意效忠我。”
“无人推行教化,谈何教化万民?”
卢植愣住了,心中清楚吕布所言非虚。
吕布杀了袁绍,与诸多士族结下仇怨。
士族们避之不及,又怎会相助推行教化。
吕布故作为难,接着道:
“我手下都是些粗人,我自己也是个粗人,实在管不住那些匈奴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布也是无奈之举。”
卢植愣了愣,缓缓道:
“老夫会尽力相助,推行并州的教化。”
“温侯需以宽仁之心对待百姓,包括异族百姓。”
吕布认真地点点头,道:“布记住了,多谢卢公教诲。”
卢植本已准备了一大堆关于治国理政、教化万民的道理,想要细细说与吕布听。
可吕布谦逊、诚恳,让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时机表述出来。
吕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放下茶杯后,一脸期待地看着卢植:
“卢公,均田一事,关乎并州百姓的生计。”
“还望卢公能赐下均田童谣,以助我宣扬均田之利。”
卢植看着吕布,眼中满是赞赏。
吕布虽出身行伍,却有着非凡的抱负和果敢的行动力。
他微微颔首,正色道:“温侯既有此决心,老夫自当相助。”
说罢,卢植起身走到书案前,铺开帛纸,提笔蘸墨,略作思忖,便挥毫泼墨。
清田使持符,鱼鳞册如星。
丈步勘肥瘠,墨线定四溟。
隐田若自首,罚减三分刑。
举报揭奸猾,百亩酬一丁!
官田铸铁券,私契刻石铭。
敢有欺瞒者,枷锁示郡亭。
吕布反复端详,如获至宝:“有了它,均田之事,定能顺利推行。”
卢植微微一笑,道:
“童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百姓们听了,便能明白均田的好处和规矩。”
“温侯拿去,好好利用。”
吕布向卢植深深一拜,道:
“卢公大恩,布铭记于心。日后若有需要,布定当全力以赴。
很快,朔方均田的风声便弘扬出去。
官府推波助澜,派出了大批的清田使。
他们手持符节,如同出征的将士,奔赴朔方的每一个村落。
每到一处,清田使便召集百姓,宣读均田的政策和卢植所写的童谣。
朔方的百姓们,起初还有些将信将疑。
但当他们听到童谣中描绘的均田之利,看到官府大刀阔斧的行动,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他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纷纷歌颂吕布的英明决策。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满脸笑容地道:
“清田使持符,鱼鳞册如星,以后咱们老百姓可有自己的地种了!”
一个年轻的后生,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是啊,举报揭奸猾,百亩酬一丁!”
“要是发现豪强隐瞒土地,咱举报还有奖励呢!”
朔方百姓热情高涨,让均田的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然而,对于朔方的豪绅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
他们平日里仗着权势,隐匿了大量的土地。
如今均田令下,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一位豪绅满脸愁容,唉声叹气:
“这可如何是好?这均田令一下,咱们的土地可就保不住了。”
另一位豪绅也忧心忡忡,心怀畏惧:
“是啊,敢有欺瞒者,枷锁示郡亭。”
“要是被查出来,还要被枷锁示众,这可太可怕了。”
豪绅们畏惧不已,他们聚在一起,商议着对策。
但在官府的强硬态度和百姓的支持下,他们的反抗显得如此无力。
吕布杀威仿若高悬利刃,令豪绅们胆战心惊,不敢轻举妄动。
遥想当年,温侯崛起于微末之际,便无惧权贵。
县令、郡守、刺史,乃至门阀,皆有丧命于其手者。
他的残酷和霸道,早已传遍四方,成为令宵小胆寒的传奇。
哪怕强盛如匈奴,也在温侯的铁骑之下惨遭灭族,其声威震慑塞外。
吕布亲自推行均田,还有大儒卢植背书。
朔方豪绅虽心怀不满,却也只能将反抗的心思深埋心底。
在官府的强力推动下,朔方均田进展顺利,土地丈量、分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均田就是挖坟,不是埋葬豪族,就是埋葬温侯。
吕布出身寒门,根本没得选择,必须从农村包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