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推测,关于陆宜珠的画像是如何出现在独孤彻书案上的真相逐渐明晰。据独孤彻回忆,在昨天早朝之前,他并未在御书房内见过这幅画。因此,可以推断出画像是在昨日早朝后,有人趁着递交折子的时候浑水摸鱼带进来的。这个行为十分鬼祟,也让人无法理解。
独孤彻初时觉得奏折里夹着一幅画颇为古怪,心下好奇,便展开了画卷。他万万没想到,画卷之中竟藏着陆宜珠的画像。这幅突如其来的画作,令他困惑不已。
独孤彻曾多次品鉴青岚公子的那幅贤妃游园图,对其独特的画风颇有心得。因而他一眼便看出这幅陆宜珠的画像并非出自青岚公子之手。而且,他曾与陆宜珠有过一面之缘,对陆宜珠的容貌有所印象,亦知晓陆宜珠与越国公府及周缪音之间的关系匪浅。
独孤彻深知,这幅画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他面前。于是,他不动声色,假装未曾留意,随手将画卷丢至一旁,只等着背后之人憋不住自己跑来催他看。
然而,他未曾预料到,最终竟是夏侯纾送上门来做了替罪羊。
听了独孤彻的分析之后,夏侯纾也大概猜到了背后之人的用意。
在平定璞王之乱中,夏侯翊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改善了他先前纨绔的形象,更在朝廷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不仅被加封官职,还荣获了银钱嘉奖。因此,朝堂上不少人都以此作为风向标,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一部分人明智地看到了夏侯翊的潜力和价值,开始主动接近并拉拢他。另一部分则对夏侯翊持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他只是仗着裙带关系侥幸成功而已,就盼着他什么时候倒大霉。
如果这个时候,与越国公府有所关联的陆宜珠不幸被独孤彻看中,并纳入宫中,与夏侯纾共侍一夫,那么独孤彻与夏侯翊之间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嫌隙。如此一来,既可破坏越国公府对天子的忠诚和拥护,又可在夏侯纾与独孤彻之间播下误会的种子,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无法弥补的裂痕。届时他们再一挑拨,就可以将夏侯纾和越国公府连根拔起。
这么缜密的手段,还真是难为了背后谋划之人。
夏侯纾觉得很累,也不愿再在这个问题上费心思。于是,她看向独孤彻,故意说:“陆姑娘不仅人长得好看,还有勇有谋,性格也洒脱,是个妙人。陛下既已见过她的真人,又看过她的画像,难道没有半点动心吗?”
独孤彻瞥了夏侯纾一眼,顿时明白她是不耐烦了,却还想继续捉弄自己。于是他便装作很认真的思考了片刻,缓缓开口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朕不否认你对陆姑娘的赞美之词,但朕也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的好色之徒,所以你不必把朕想得那么龌龊。”
夏侯纾听到这话,立刻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对方。还说自己不是见一个爱一个的,那么袁才人又是怎么回事?当初袁才人挑衅她的时候,他可是置之不理的呀!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独孤彻的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还带着一丝抱怨,“朕从未宠幸过袁新蕊,是你们认为朕喜欢她。”
“什么?”夏侯纾立马坐直了身子,满脸惊愕的看着她,“可是……”
可是我明明看到你们衣衫不整的抱在一起……
独孤彻嘴角微扬,带着一丝揶揄的笑容看着她,调侃道:“你如此聪慧,难道就看不出朕是在将计就计吗?”
“你的意思是说,你一早就知道袁才人心怀不轨,刻意接近你?”夏侯纾满脸狐疑。她的脑海里依然回荡着那次无意间闯进明台殿,看见他们衣衫不整地依偎在一起的香艳画面,难道那个也是假的?她需要一个解释,一个真实的答案。
独孤彻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立马说:“你别再胡思乱想了,你所见到的,都是假的。”
“所以……你是在对她施美男计?”夏侯纾被他的话语惊得心神不宁,一时间失去了理智的思考。话出口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措辞有多么不当,立刻羞愧地用手捂住了嘴。
独孤彻的脸上表情极为复杂,仿佛在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咬紧牙关,努力保持冷静,才将怒火压在心底。最后,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闷声说道:“你说是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