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倒霉

登凤阙 锦瑟轻寒 2376 字 23天前

随着璞王伏法,他背后的那些支持者也顿时销声匿迹,不再嚣张跋扈。独孤彻更是大度地找了个理由,将璞王的长子独孤荣“请”进宫来加以优待。这一举动让那些暗地里支持璞王造反的大臣们不得不佩服独孤彻的手段高明,他们纷纷向独孤彻叩首拜谢,感激涕零地赞颂皇恩浩荡。独孤彻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软硬兼施、爱憎分明,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独孤荣刚住进宫里没几天就突然犯病了。

独孤荣发病的时候,全身剧烈抽搐,口吐白沫,像是中毒了一般,令周围的人惊恐不已,几乎无人敢靠近,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上杀头大祸。

这一突发状况再次在朝廷中引发了广泛的议论,群臣纷纷怀疑是独孤彻容不下璞王之子,试图赶尽杀绝,甚至连德高望重的老魏王也对独孤彻产生了疑虑,不惜亲自出面说情,以独孤荣年幼未参与谋逆为由,希望独孤彻大发慈悲,能够为璞王一脉保留一丝骨血。

独孤彻非常被动,可这个时候,无论他作何解释,都无法消除群臣对他的猜忌。所以,他除了命太医极力救治,别无他法。

最后,是独孤荣的教养嬷嬷道出了真相。

独孤荣的生母并非现在的璞王妃窦氏,而是璞王的第一任王妃凌湘夫人,而独孤彻的病症,也遗传自他的母亲。

据说,凌湘夫人是名门之后,她不仅生了一副好容貌,性情也温和贤淑,通情达理,且自幼研读诗书,深谙为人处世的道理,待人接物总是显得从容不迫,独具风范。美中不足的是,凌湘夫人患有先天性的癫痫,俗称“羊癫疯”,这种病在发作时极为可怕。若是救治不及时,甚至可能在狼狈中瞬间一命呜呼。不过,凌湘夫人的家人非常重视对她的保养,为了确保她的健康,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求名医良药。在全家的精心呵护下,凌湘夫人仅在幼时发作过一次癫痫。因此,外人并不知道她的病情。

璞王弱冠那年,也曾风华正茂,鲜衣怒马。一日,他在街头无意间遇到了还是少女的凌湘夫人,那一瞬间,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目光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移开。那种感觉,就像是一颗种子,悄然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不知不觉间便情根深种,非她不娶。

璞王打听了凌湘夫人的身份后,即刻回宫请求先帝赐婚,表明自己愿意三媒六聘,迎娶凌湘夫人为王妃。而先帝听闻此事,私下派遣心腹去调查了凌湘夫人的人品样貌,得知二人十分般配,他便欣然恩准了璞王的请求。于是,凌湘夫人穿着大红嫁衣嫁入了璞王府,成了璞王妃。

璞王与凌湘夫人心有灵犀,志趣相投,两人成婚后更是琴瑟和谐,恩爱如蜜,如神仙眷侣,是京城里人人称赞的模范夫妻。

这件事当时还传为一段佳话,引得无数痴男怨女为爱奔走。

璞王深知凌湘夫人患有隐疾,因此对她倍加呵护。凌湘夫人的健康状况也未曾出现过异常,直到后来她怀了身孕。

按照凌湘夫人的身体情况,太医并不建议凌湘夫人孕育子嗣,说是有可能引发病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凌湘夫人舍不得肚子里的孩子,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凌湘夫人最终还是平安诞下她与璞王的爱情结晶。然而,夫妻俩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凌湘夫人的病情复发了。

璞王为了发妻访遍天下名医,却无一人能将其治愈。最终,凌湘夫人不到二十三岁,便撇下丈夫和爱子撒手人寰。在临终前,凌湘夫人拒绝了璞王的探视,说是不愿让他看到自己饱受病痛折磨的模样,希望他能永远记住她平静美好的样子。

凌湘夫人去世后,璞王发现长子独孤荣也不幸遗传了凌湘夫人的癫痫。

出于对原配发妻的怀念和愧疚,以及对儿子健康状况的担忧,璞王对独孤荣十分偏袒,一直将其视为接班人,悉心培养。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同样也诞下儿子的继任璞王妃窦氏的不满。

璞王刚到涂川赴任那年,因涂川气候恶劣,贫瘠荒凉,不适合病儿生活,他不得不将独孤荣留在京城,托付给窦氏教养。而窦氏早就对独孤荣心生厌恶,便仗着自己是嫡母,对年幼的独孤荣非打则骂,致使独孤荣病情加重,差点一命呜呼。

消息传到涂川后,璞王暴怒。然而,他心里清楚,一旦他公开处理窦氏,那么独孤荣患有癫痫的秘密也会传扬出去,那样将可能影响独孤荣日后承袭爵位。他思索再三,最后只好咬紧牙关,派人回京训斥了窦氏,然后便将独孤荣接到涂川,并请了名医进行调养。此后的几年里,璞王一直将独孤荣带在身边,未曾有一天分离。因此,璞王这次带着谋反的目的回京,他也没有抛下独孤荣。

独孤荣回京之初,一直住在璞王府里,因而他对璞王谋反的事情有所耳闻,也知晓璞王叛乱并被捕。只是他毕竟才十几岁,所以当他被接进宫,面对环境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前途,以及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一时间缓和不过来,才导致他旧疾复发。

得知此事后,夏侯纾对璞王的看法产生了改观。她没想到璞王野心勃勃,竟然还是个情种。如此来看,璞王并非无懈可击,他的感情用事或许会成为他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