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摊牌的烟花已经悉数送入皇宫,每年过年紫禁城都会燃放规模最大的烟花,与民同乐。
二七胡同内的赏梅园此时已经聚集了数名绘画大家,自从沈周和吴宽、唐寅他们抵达京师后,张懋便第一时间将这些人邀请到了赏梅园,并且邀请他们在此小住。
吴中四大才子要参加明年的会试比拼,在京也没有别苑,感恩一番张懋的接待便在此住下。
沈周身性好游历天下,不过自从他老母生病后,便再也不远游,如今老母丁忧期已过,于是便来到京师游历,下榻到张懋的别苑赏梅园内。
吴宽被重启仕途,在京本就有房产,不必居住在赏梅园。不过今天张懋亲自设宴招待这群绘画大家,吴宽自然也没回京师府邸。
酒过三巡,张懋先是夸赞了唐寅几人的才学,认为他们今科必会高中。
这群颇有潜力的举人们,张懋自是不敢小瞧,他是武勋勋贵,和这些后起之秀打好关系不会出错,其实不仅这些武勋权贵如此,文官们更是如此。
凡天下有名才子举人入京,谁不想将他们纳入自己门下成为自己的学生?日后他们高中,便是自己在官场未来的势力。
现在文官们或许风光无限,致仕之后呢?人走茶凉的道理在历朝历代官场都是如此。你在位的时候下面人对你百般恭维,等你没有价值退休后,你再看他们会不会理你?
哪有什么稳固的感情,不过都是利益使然。
所以培养几名官场的学生,对文官们未来来说百利无一害。
更何况无论唐寅还是文徵明他们,都是大明不可多得的绘画天才,自家子嗣能得到他们的指点,未来绘画水平会更进一步。
琴棋书画、德行礼仪、古玩玉石、文化教养这些都是权贵们需要给后代培养出来的特质,自幼开始培养涉猎,乃至成人后才会具备和暴发户不同的气质修养。
权贵们能网罗天下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去教会自家子嗣后代,这些都是平民阶层不具备的。
今日赴宴的人不仅有沈周等几名绘画大家和才子,还有新宁伯等权贵。
张懋笑吟吟的举杯端酒,先感谢一番诸位能来赴宴,然后才郑重开口道:“吾等子嗣后代皆不成器,有幸得诸位指点点拨,实乃幸事。”
“还请诸位先生勿要碍于吾等情面而恭维,吾等明日将画卷拿来也不会题名备注,诸位先生们尽管批评指点,如此才能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沈周捋须微笑道:“廷勉有心了,看得出来廷勉是真想让孩子们提升绘画水平呀!”
本来唐寅还担心这些孩子都是权贵后代,不好批评点拨,但现在也不必担忧了。
既然是不记名送画卷来点评,他们也没有太多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