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因为谭帅在国内经营着农机厂,进口装备的手续办的十分顺利,他从首都坐火车回到压缩机厂时,那些笨重的机器已经被拆成了很多份,封在木箱子里面。
第一次接触这些机器,怕回去之后装不好,黎阳本来想在拆除之后的零件上标记数字号码,但是帕维尔的父亲给他提供了图纸,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黎阳可不单想要机器设备,他还想要这里的高级工程师,跟帕维尔的父亲聊过天后,黎阳向他以及压缩机厂的几位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跟着一同回去继续生产。
虽然他们工厂短时间之内无法开工,生活会很艰难,但是这些人不想抛弃家庭,感谢了黎阳后,只说会考虑,并没有完全把话说死。
这些木箱子装到火车货厢里,黎阳就要跟着机器回海城了,他和谭帅带来的那几包衣服都没时间卖,一部分留给了帕维尔,一部分给了涂林。
涂林翻译的任务完成了,其他的还有呢,他要坐的火车方向跟黎阳正好相反,黎阳和谭帅离开后,他自己去往莫斯科。
这趟旅行停留的时间很短暂,还不如来回在火车上耗费的久,正是因为行程急,黎阳和谭帅都很累,回去的路上大半时间都是闭着眼睛的。
回去的路上,有人在火车上就卖起了东西,相比于去时,他们从俄罗斯带回来的货物更加的丰盛,有法国的香水、瑞士的手表,德国的皮具和俄罗斯的紫金和琥珀,价格比他们在莫斯科买到的贵上好多。
这些叫卖声有点吵闹,谭帅脱下衣服,蒙在自己和黎阳的脑袋上,眼前的颜色暗下来,困意就更加浓了几分。
黎阳用的是谭帅的办公室,时不时有人进来敲门问事情,马东利呆了一会儿,见黎阳不松口,就一个人走了。
“你姐和你姐夫的事情你别管。”黎母在那边说道。
黎阳把自己带回来的望远镜给他,小孩十分新奇,这看看那看看,但都没有走远,一直围着黎阳转。
“去了。”马东利没什么精神的说道:“她在忙着卖货,我们两个都没说上几句话。”
“要屯着?”邵然一脸的不赞同,机器更新换代很快,何况俄罗斯的这些设备又不是多么的先进。
在忙碌中,海城的夏天到了,黎阳在农机厂见到了表姐夫。
二话没说,邵然就出去收拾厂房,联系人手测量和动工。
邵然目瞪口呆,“可是我们只会生产拖拉机,不懂这压缩机。”
马东利竟然去B市跟肖欣欣商量这事,被肖欣欣一顿给骂走了。
跟着卡车回到了海城,穿着厚外套的黎阳热的慌,俄罗斯那边的温度比海城低多了。
“我姐为啥不愿意回来?”
时不时就有企业在国外买流水线,买机器设备,有些拿回来没法用,这个钱可白花了。
虽然谭帅这趟花的钱跟那损失的几个亿差的远,但那也是钱啊。
两辆卡车前后开进了农机一厂,谭帅去找仓管员,邵然带着人一起过来帮忙,把这些东西先弄进仓库。
回到办公室,邵然问他们花了多少钱,谭帅告诉了他,邵然口中的茶差点喷出来,“这么便宜,不会是坏掉的吧。”
他离开之后,黎阳就往B市打了个电话。
马东利一直都是个能吃苦肯卖力的人,但是做买卖不是肯受累就能赚到钱,从前有肖欣欣,选衣服的种类,进货这些重要的事情都是她来做,马东利大都时候都听媳妇的话干活就行,等轮到自己做时,却发现其实卖衣服也很难。
把钱给了国际长途电话那边,黎阳掏出了车队司机每人必备的电话本,打给几个轨道和车厢生产相关的工厂,问他们对这个感不感兴趣。
马东利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没人想买。
不单黎阳和谭帅盯着农机厂的账,邵然也一样关心挣不挣钱,毕竟他从三厂辞职出来,还是想要一番作为的。
“不卖。”谭帅洗了把手,进来说道。
虽然今年卖出去一些插秧机,但是对于农机厂庞大的支出来说,这点钱有点少的可怜。
“姐夫,你去B市劝了吗?”黎阳给他倒水,问道。
等到人走了,黎阳才猛然想起来,崔磊咋还能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呢?
“我们自己安装生产。”谭帅把快要出溜到地上的黎阳拎到椅子上面,“不是还有几间厂房空着,收拾出来,再盖两间,差不多够了。”
黎阳心里叹气,告诉他西区有几个地方可以帮人洗衣服做饭,只要花点钱就行了。
火车穿梭在苍茫的大地上,几个昼夜之后,两边终于有了熟悉的景色,他们在B市的终点站费了不少力气卸下了东西,然后谭帅给海城打电话,让卡车过来装回去。
去年,他进货几次,被骗了一回,也亏本赔了不少钱,现在存折上的钱都快折腾没了,他很心急。
对于肖欣欣和马东利的事情,黎母一直是劝和不劝分,但是马家做事太恶心了,他们过年把马东利喊回去,给他介绍了一个外地的女人,说是可以不用结婚,给点钱就能给他生个大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