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放了热水袋,你小时候火力大,冬天睡我怀里就像一个小火炉。”奶奶经常在寒冷的夜里对张缄说他小时候的事情,好像说出来她就会得到温暖一样。
张缄的奶奶的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因为经常早睡的缘故,在张缄有一搭没一搭回答的时候睡着了。
张缄把电灯拉亮,电灯线分成两股,一股在奶奶拴在奶奶床沿上,一股在他自己的床沿上,那时候的电灯是用手拉的,拉一下就亮在拉一下就灭了。
张缄小心翼翼的取出燕子给的白纸袋,他本来是想在轮窑厂土坡上就看的,那个土坡是曹小山和张缄一起玩的时候经常去的地方,在土坡上他心情还没有平复好,他没有想到燕子不仅照相了,而且早就给他准备好了,肯定不是今天临时包好的。还有一个原因,张缄总是感觉到如果在土坡上打开,曹小山就能看到或者能感应到。
这件事情他还不想和曹小山分享,这种幸福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一个人,别人知道了幸福就会少一分。
记得有一次张缄在另一个初中同学那看到了燕子的一张照片时,非常吃惊和难过,感觉燕子不是他的燕子,这是一种被人分享的痛苦,哪怕是多想了,哪怕是燕子正常的交往,对一个深爱她的人来说,那也是让人难过的。
在被窝里,张缄小心翼翼的把白纸袋拆开了,他本来想明天早晨看到,这样又可以多期待一个晚上,再幸福一晚上,但这种自私在强烈的渴望面前不战而退。
照片是当时最常见的七寸彩色照片,燕子穿一件浅色的外套,站在照相馆的假山旁,可能因为不经常的照相的缘故,身体略显僵硬,但她的脸还是张缄朝思暮想的脸,洁白神圣。
张缄刚把手指伸到照片上燕子的脸上,迅速的缩回了手,万一摸脏了那就不能原谅自己了。回到高家村一定要给这张照片过一下塑,这样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摸起来了。
在和燕子相处的最初的岁月里,燕子又给了张缄几张照片,他们甚至还有一张张缄坐着燕子在一旁站着的合影。
虽然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但张缄收到的燕子的第一张照片,让他在以后的一周都处在幸福的包裹之中。
那种弥漫直抵心扉的欢乐,也只有在初恋的时候会出现一次,那时恋爱的第一道门,幸福打开了第一道门的锁,让相爱的人想见、拥抱。
张缄看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传说中的百看不厌,他也在猜测燕子给这张照片的目的,是碍于面子,还是出于对张缄的认同,或者是好感。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至少燕子不讨厌张缄。
这张照片最终被张缄放在了一本绿色封面的影集里,如果不出意外,张缄回到老家还是能找到这张照片的,估计会和现在描述的有出入,但已经没有求证的任何意义了。
农村的夜晚特别的安静,张缄由于兴奋,在关灯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入睡,他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想到许多年前在张家村小学松树下初见的那个女孩,那个每天经过他家门口的女孩,那个在课堂上他趴在课桌上盯着背影看的女孩,那个在学校门口油菜花下晨读的女孩……
那个叫燕子的女孩。
一个十六岁的男孩,在他懵懂之年就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就像刘若英《后来》唱的那样,一个男孩深爱着一个女孩。
在张缄鼓足勇气向她靠近的时候,这个叫燕子的姑娘没有拒绝,而且友好的开始和他交往。
每人的初恋都可能不同,幸福和美好都是相似的。
当冬天的寒意笼罩在张家村的时候,张缄也缓缓的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