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帛一想,倒也是个好主意,便美滋滋地换好早就准备好的衣裙,披了件不显眼的皂色斗篷,混在先行离去的百官之中下了山。
待到进城之时,沿河两岸和河道中的画舫上早已聚满了赏花踏青的男女。即便碍于礼教,年轻男女不得单独私会,都有父母看管奴仆相随,也阻挡不了姑娘眼波流转朝英俊的郎君眉目传情,和郎君们用炽热的目光打量姑娘的热情。
素帛在旁边瞧了一会儿,一个看起来有点眼熟,好像是书院中一个经常与何碧成走得很近的李姓学子的男子,一直盯着河对岸杏花树下一辆未落帘的车中的姑娘。
那姑娘看起来也就十三四岁,豆蔻初开的的模样,生了一双清灵可人的眸子,娇艳欲滴的丹唇,娇小玲珑的身段隐藏在鹅黄色的衣裙下,仿若骄阳下绽放的杏花一般好看,正一边与母亲赏花吃茶,一边不时往他的方向若有若无地瞟上一眼。
李郎几次欲言又止地想要问问姑娘来自哪户人家,都碍于人多眼杂不好唐突而作罢。
他不急,素帛看得都着急,恨不能冲上去催俩人快些把话儿说,别在那儿磨磨唧唧地看来看去了。
但是无论身份和礼法都教她管不得此等闲事,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摇摇头,玩自己的去了。
时间有限,还要趁天黑之前溜回去,她便先在脑海中将今日的行程盘算了一番。首先要去买那款惦记已久的胭脂,因着胭脂里用了特殊的花瓣做染料,数量不多,去晚了怕是又买不到了,然后再买个糖饼吃着逛集市也不迟。
规划好路线之后,素帛便在路边寻了个店家,把斗篷托付给小二代为保管,欢欢喜喜地朝胭脂铺子去。
没想到走到半路,一片人群的叫好声吸引了她的注意。
周围摆摊的商贩很多,唯独此处聚了一堆人,还有人络绎不绝涌去。素帛不由放慢脚步,好奇这一摊贩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终究按捺不住好奇的驱使,暂时压制了买胭脂的冲动,也凑上前去。
身姿灵巧的她挤来挤去终于找到一个靠前的位置,只见人群中有两名男子,自称兄弟,有祖传秘术,十分了得,其中一种便是可用法术保持火焰不灭。
他们身边有一圆桌,桌上放了一个铜盆,里面正燃着一团火。
他们先对着火盆念了一通莫名其妙的咒语,再用嘴吹、用水泼,火焰纹丝不动地燃烧得格外坚挺。
而后为了增加可信度,又招呼围观群众亲自上来试试。
有不信邪的人去了,为了求证水里有没有被动手脚还特地喝了一口。水是真的水,火焰也真是一副任尔东扇西吹我自岿然不灭的姿态。
人群中一片啧啧称奇。
素帛看着铜盆里那顽强招摇的火焰,若有所思,仿佛想通了对方是用了什么技巧,但是又说不太清楚。
正当她梳理思路之际,听到身边一个嗓音清脆的少女惊叹道:“太神奇了。”
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不屑地应了句:“有什么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