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玉碗

卫秉锏说到这里,每一句都符合现场的情况,因此卫秉钺并没有表示异议。他又接着说:“八哥和他们一对一的打,看到他们用的是西堤刀法。但我和两个堂兄弟赶到时,我们三人是用“桃园”对阵对方六人的。”

卫家阵法有独特的几种阵型,最多七人、最少两人,只要配合得当,便可对付人数三倍以上的敌军。但这阵法需要长期训练,几个人要互相信任、互相保护,还要对阵法都熟练,才能在队伍被打散的情况下,迅速和已方任何几个战友组成新的阵型,继续杀敌。

当时卫泱泱受伤、卫秉钺单枪匹马,两人都没机会使用此阵法。可一起赶到的卫秉锏等三人,为了速战速决,则是迅速组成“桃园”阵来对付刺客的。而那八人一方的刺客当时已被杀了两人,剩下六人看到此阵型,自然而然地也组成自己所熟悉的阵型,来破“桃园”。而那五人的刺客仅剩三人,他们却没有结成阵法,依旧各自为战。

他这么一说,卫戍平和两个儿子马上就明白了。一个人可以练各种功夫,也可以在平常打斗时隐藏本门武功。但人在绝路时,所使用的一定是自己平常最熟悉的功夫。而且一人可以轻易改变武功路数,但一群人互相结阵时,那是半点也错不得的,否则阵法毫无用处。因此那围攻他们三人的六个人,用来破解桃园的阵法,一定就是六人日常训练中最熟悉的。

那三人看到桃园时,并没有结阵,说明他们并非军旅中人;或者三人里只有一人或两人会结阵,而剩下的人不会。而那六人看到桃园,知道威力巨大,也结阵来对抗卫秉锏等三人,说明他们很熟悉桃园,均是军旅中人。

在结阵对打时,卫秉锏就看出他们使用的是暴捷人的阵法。六人都会且熟悉暴捷阵法,且能互相配合,这是绝对无法伪装的。

确定了这件事,卫秉戈就开始根据他手里掌握的证据来推测下一个问题:谁是幕后主使?虽然手头的证据不多,但他也迅速找到了思路:刺客故意暴露自己是海斯人,实际却是暴捷人。知道卫泱泱行踪,又能调动暴捷军士的人,整个花都,只有一个!

卫秉戈说到这里,还要继续分析,卫戍平“啪”的一拍桌子:“不用再分析别人了,会做这件事的,除了贝海家的人,还会有谁!”卫秉戈做事十分严谨,仍然将可能知道名单的人都分析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可能,确实就是椒棋贝海。

可断案需要的是证据,而非推测。就算卫家知道那绝对是椒棋贝海干的,但只要她咬紧牙不承认,卫家也不能把她怎么样。

卫秉戈提醒父亲,要指证椒棋贝海,必须要有证据。现在卫家并不知道刑部查到了什么,若是没有查到证据,那就不能贸然出手。

他说到这里,卫戍平和卫秉钺同时说出了四个字:“引蛇出洞。”卫戍平示意卫秉钺先说说他的计划,卫秉钺说:“不如我们把发现那六人是暴捷人的消息放出去,椒棋贝海必定会手忙脚乱去想办法补救。只要她一行动,就有破绽了。”

卫秉钺行事十分张狂,卫戍平却恰好相反,他很沉得住气。有一次他为了堵截暴捷军,命令军队在沙漠里趴了十天十夜,差点全军都被渴死。但最后还是如他预料的那样,暴捷军果然走了这条路,被他一网打尽。

卫戍平之所以料事如神,并不是他有什么异能,也不是他能掐会算。而是因为每次打仗前他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会将敌军将领的行事风格、以往战绩;敌军的武器、阵法;决战现场的地形、地貌,都调查地明明白白、计算地一清二楚,这才能够百战百胜。

现在还不知道申明煌是否参与其中,卫秉钺就要把消息放出去,卫戍平不同意,那简直就是打草惊蛇。卫秉戈提醒他:“爹爹,这案子刑部的官员各司其职,每人调查一部分。最后各人的调查结果分别上呈给皇上,由皇上来做出决定。可我们现在有了新的发现却不报给刑部,若是影响了皇上的判断,那可是欺君之罪。”

卫戍平看着三儿子:“若是不报,那当然是欺君之罪,但咱们可以挑个适当的时机再报。刑部比你掌握的证据多,他们知道礼部谁见过出席宴会的名单,一定会去凤泉王府和宋尚书府询问。咱们先看看凤泉王会如何应对,再上报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