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道;「这样说来,海龙大哥投了四千两。如今海洋岛的产业,有五条船,养猪场,四千罐子,四万斤存粮,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捕鱼秘法。我估算,现在海洋岛的产业,价值五万两以上。大哥和两位兄弟,一共占两层股份如何?」
宋海龙看了看宋海蛟和宋海豹神色,转过头来,说道;「两层是不是少了点,大管事投了捕鱼秘法,可是我们兄弟,最善行船捕鱼,而且熟悉辽海。鱼社要发展壮大,少不了我们三个老家伙,还要乘风破浪,奔波劳碌。」
林敬笑了;「大哥觉得多少合适?」
宋海龙道;「我们兄弟三人,每人占一层股份,如何?护步
林敬笑道;「就依大哥的意思。」
哈哈哈,宋海龙笑了;「高老弟爽快。我听海蛟说,如今岛上,实行公推,可有此事?」
林敬道;「确有此事。可是公推的是海洋岛的管事,不是鱼社的管事。海洋岛是海洋岛,鱼社是鱼社。鱼社的事,咱们几个股东说的算,按照少数股服从多数股的原则。海洋岛的事,每个岛民都有权参选,哪怕他不在咱们鱼社工作,也能当海洋岛的管事。」
宋海龙点了点头,笑道;「政商分离,可谓良策。老哥有一个提议。」
「大哥请讲?」林敬道。
宋海龙道;「以后海洋岛的管事,还叫管事。咱们鱼社的管事,要换个称呼,不如就叫大掌柜和掌柜的,这样方便岛上居民加以区分。
林敬点了点头;「大哥所言甚是,那就这样定了。」
事情这样决定下来,胡德庸按照几位首领的意见,写了两个章程。
一个是海洋鱼社的章程,写明股份,少数股服从多数股,入股和退股等原则,统计产业范畴,账目,产权继承等等十几个条款,几十段法则。
这个合约,被誉写九份,每份都有六个股东签字画押,每人一份,另外三份,一份对外公示,一份公账留存,\份提交海洋岛公署留底。
按照宋海龙的意见,海洋岛已经四百多人,应该成立一个公署,负责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