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最终,朝廷正式颁发下来的册封命令成了这样:加封太傅刘虞为骠骑将军,掌管冀州、青州、幽州和平州事务;由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接任刘虞幽州牧之职,同时擢升公孙瓒为安北将军;由广阳人阎柔接替公孙瓒出任护乌桓校尉。

加封原冀州牧韩馥为护军将军,改任青州牧。韩馥麾下将领张郃,被封为振武将军。原渤海太守袁绍,接任韩馥为冀州牧,加封安东将军。加封辽东侯、平州牧公孙度为安远将军。加封河内太守张杨为度辽将军,兼领并州牧。

擢升侍中刘和为御史中丞,自接令之日起,赴长安复命。

朝廷使者段训按照路程远近,首先到了河内,向张杨宣布了朝廷的授权和任命,接着又来到了邺城,向袁绍宣布朝廷的任命。

袁绍接到朝廷授予他冀州牧和安东将军的命令之后,喜忧参半,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接受。

袁绍喜的是自己费尽心机想要谋取的冀州牧之职,董卓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冠冕地赐给他,今后再对韩馥动手那就更加占得住理,反倒是韩馥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袁绍更加高兴的是刘虞父子这次看似风光,个个升官,但实际上却是没有一项实权,属于完全被架空了。

袁绍忧的是董卓现在开始防备自己西进的举动,所以宁愿将冀州这块肥肉丢给他,然后提拔张杨出任并州牧的职务,以此来牵制和防备于他。另外,董卓任命公孙瓒为幽州牧的做法也很不友好,这对袁绍而言始终是个大患。

谋士田丰建议袁绍先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后静候韩馥、公孙瓒和刘虞等人的反应,如果其他人也愿意接受,那己方也没吃亏。若是其他几方不愿意接受,己方便闭口不提朝廷任命的事情,到时候同样也不吃亏。

袁绍想一想田丰的话,觉得自己横竖都不吃亏,于是高高兴兴地接待了段训,然后派人敲锣打鼓地护送段训前往高邑,让段训去祸害韩馥。

接到朝廷新的任命时,韩馥身边的人都有些懵了,除了张郃心里有点欢喜。虽然韩馥现在这个冀州牧当得有些名不副实,只控制了冀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可好歹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还能说了算,而且背后还靠着一位可以信赖的生猛大哥。

青州是什么鬼地方?那是黄巾余孽一年能闹腾七八次,年年上百万人杀官造反的地方!韩馥若是去了青州,那不等于是把脖子伸出来让人砍么?

更为要命的是,韩馥的手下目前已经没有了颍川帮,像张郃、沮授和审配等人,都是冀州当地人,这要是跟着韩馥去了青州,族人怎么办?接替韩馥出任冀州的可是袁绍,不是刘虞或者刘和!

韩馥非常失落,转头看沮授和审配,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出个有用的主意。

沮授跟田丰的意思差不多,建议韩馥先把朝廷任命和册封的公文接住,至于去不去青州,等着带头大哥刘虞吩咐就好。

韩馥想一想,觉得沮授说的也对,反正这次最受伤的不是他,而是刘虞,自己只要躲在后面“围观”刘虞怎么对付董卓就成,自己他就是一个当小弟的命。

韩馥于是假装欢喜地从段训手中接过任命公文和册封将军的印信,然后学着袁绍的做派,敲锣打鼓地将段训送到了南皮。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韩馥也派出快马,急忙向蓟城刘虞汇报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