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也就是说,持节的文武将领可以有多人,但“假节钺”的大臣只有一个,因为这个人可以代替皇帝处置持节的将领!

还有就是,这个“假节钺”中的假字,不是真假的意思,而是暂时代理的意思。

除了给刘虞放权之外,这次朝廷又给吕布加封了官职,任命他为左将军,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吕布麾下众将领也是个个得以擢升,原来那些校尉们都有了杂号将军的封号,原先那些都尉们则统统晋升为校尉。

为了安抚刘和,朝廷按照刘和的上表,加封朱儁为卫将军,河南尹,同时任命审配为洛阳令,任命卫觊为审配的副手,任命牵招为洛城都尉。

董卓在世之时,曾加封刘和为御史中丞,不过当时传令的段训被刘和使用手段支到了辽东公孙度那里,紧接着刘和就来了长安,等于是没有接到这个任命。实际上,御史中丞这个官职很了不得,有监察百官之权,如果真给了刘和,不知多少官员将会倒霉。

这次朝廷终于正式下旨,加封刘和为虎贲中郎将,兼领绣衣御史之职,虽然每个职务都不是很高,但却地位尊贵,与他的身份完全对等。

虎贲中郎将为九卿之一的光禄勋属下重要职官,地位仅次于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是由皇帝直接提拔重用的禁卫军中的高级后备干部。

汉代的御史,一般是指侍御史,其职权是举奏百官的非法和违失,也可奉诏逮捕和拷问有罪的官吏。绣衣御史并不常置,其主要任务则是奉命镇压各地的武装反抗活动。这次朝廷任命刘和为绣衣御史,分明是想让刘和今后冲在镇压各地黄巾作乱的最前面,听着十分厉害,但却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当刘和接到朝廷的任命时,对于这两个职务并不在意,因为他更看重的是老爹得到了“假节钺”这个权力。

刘虞暂时不能来洛阳赴任,刘和却是当仁不让地自领了太傅长史的职务,然后在洛阳大张旗鼓地替老爹搭建起太傅府的架子,同时面向各州招揽贤士以作为太傅府的属官。

按照大汉官制,太傅府所属官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有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长史为太傅府群吏之长,掌章奏、顾问。掾属是比较高级的属吏,分曹办事。令史、御属是比较低级的吏员,办理文书、车马等琐事。

刘和不等朝廷的任命文书传到幽州就自领太傅长史之职,虽然吃相显得太急,但所有人都不敢跟他吱声。

以刘和如今的声望地位,以刘和身为刘虞嫡长子的身份,他在洛阳担任这个太傅长史的职位,谁敢跟他争?

刘和早就摸清了老爹的脾气,只要自己是真心为社稷百姓做事,刘虞才不会在意儿子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

刘和一身兼了三职之后,立即委任田畴、李严、郭嘉、陈逸、张逸等人担任太傅府的掾属,让他们协助自己处理公务,而他本人则是一头扎进军营内,主抓起年底的“评功评奖”活动。

年初之时,刘和曾在马城开展“大练兵”活动,说好到了年底要对所有参训将士进行考核评估,凡是年度之内表现优异者,都会受到各种奖赏,其中包括擢升职位、分配田地、奖赏银钱、兵器、战马、铠甲等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