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程亮以为自己看错了,无论如何他也不相信这文章写的是事实,因为自己就是凤翔府人氏,那里与宋境相距并不远,家中来信也从未提到此等骇人听闻之事。

“状元郎可知宋使已抵达我中兴府?”赵诚问道。

“回国主,臣有所耳闻,听说是为了秦宋两国约盟之事。”程亮恭敬地应道。

“那你可知,孤将以察合台的人头换宋人三百万两银子之事?”

程亮目瞪口呆,心中却说那察合台的人头实在太金贵了。

“孤亲撰此文,并不是让我秦国人看的,虽会引起国人的担忧,但却只是为了让宋使能看到。将军决战只在战场,孤与宋帝的争斗却绝非只有沙场兵戎相见。”赵诚道,“你可明白孤的用意?”

程亮心中震惊,他这才知道自己这份还未正式刊印的报纸还有如此的用处,他心思一向宽泛,闻言立刻表示道:

“臣遵旨!”

赵诚对程亮的表现很满意:“你要知道,报纸即舆论,即无官之御史,用好了于国于民皆有大利,倘若用错了地方,却让士人们相互攻讦,国无宁日。譬如孤这篇讨伐宋国的文章,纯属满纸胡言,当不得真,可却是王霸之道,攻心术罢了,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亦不过同类。若是士人们和大臣们为了一己私念,别有用心,在报上征伐诋毁某人,黑白不分,混淆黑白,却是万万不可的,所谓众口铄金啊。读报者众,大多只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尔等不可不防也!”

程亮脑门上渗出了汗珠,他感觉这个夏天实在有些热。赵诚见这位初出茅庐之人被吓住了,又道:

“你们昭文馆先办几期,万事开头难,若是有不妥之处,孤会担待的,尔等不可知难而退。国之干臣,非尔等莫属!”

赵诚的拔高与刻意的鼓励,让程大状元立刻恢复了热情,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昭文馆内忙得热火朝天,为用什么字体和字体大小讨论不休,定稿后又找刻字局刻字,众人这才发现用雕版印刷术实在太慢,所费又企高不下,并且用过一期,雕版即宣告作废。

这时有人就提到了宋人的活字印刷术,纷纷要求也是刚设立的工学将活字印刷术当作头等大事。那些被分派到工学的新科进士们这才发觉自己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旦发明或者说改进可以大量印刷文字的技术,却是弘扬文字、教化百姓的大功业,至少让书籍可以大幅降价,贫寒之人也可以买得起,这是让士人们都引以为傲的事情。

有需求就有动力,再加上面子问题,就有了足够的干劲。年轻人就是这点好,赵诚适当地“关怀”一下,就让年轻人们都不知疲倦,个个以为国王青眼有加,以为自己是国之干臣,非我莫属。

不久,大秦国的首份《大秦新闻》正式对外发行,首期印了五百份,每份十文钱。于是中兴府街头便出现了类似的一幕:

“卖报、卖报,十文一份!秦王诏令,新置甘肃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