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国主,末将知错了!再减减、再减减!”铁义追在身后叫屈,引得宫内亲卫、太监与宫女纷纷侧目。

第四十八章 杭州与汴梁(一)

六月的临安府杭州虽然有些闷热,但若是来到那西子湖畔,在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之间,徐徐清风与柳浪青翠,让人心旷神怡。

带幞头的官员,身着长衫的文人墨客,着短衣的帮佣,甚至有抛头露面大家闺秀,还有骑驴流波四顾的青楼歌女,各色服饰的胡商,卖杂货的,算卦的,写字的,充斥在西湖的堤岸与楼阁之中,各自相安无事。

山外青山楼外楼。

不来杭州不知宋国的富庶,而不来西湖湖畔,又不知杭州的繁华。这当中有一个精壮的男子和他的从人们混在游人当中,正好奇地四处张望,他的身边还有大宋国礼部的官员们陪同着,这架势倒不小。

这不是大秦国晋中侯、中将军、太原府兵马都元帅郝和尚第一次来杭州。即便是蒙古人不可一世的年代,他也曾数次为使者来杭州,而自从今年春随苟梦玉来杭州以来,他这是第二次作为秦王赵诚的使者来杭州。也许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

但是,每一次出使临安,临安府的繁华与富庶,还有对富人来说最惬意的生活令郝和尚十分羡慕。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渗透着富足与物欲横流,这倒是让郝和尚对他的主子赵诚的最终大计十分期待。他贪婪地看着杭州的繁华街市,冷眼旁观着醉生梦死的临安人,尤其是那些倘佯在青楼花船之间的官员们,心中只有占有的欲望与野心。

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郝和尚当然知道赵诚的野心,秦国欲与宋国联手亡金,这不过是一招请君入瓮的毒计。宋国君臣对中原故土当然耿耿于怀,赵诚正是利用着宋人这个心理做交易,诱使宋人出兵出粮。

郝和尚果实能言善辩,他极有分寸地与宋国大臣周旋,既表明大秦国灭金之心不可动摇,又表明大秦国对宋国的尊重,暗示宋国只能是加入进来,才有资格分一杯羹。宋国朝臣们既想占便宜,又怕上当,郝和尚便威胁称,若是宋国不愿出兵,将来秦国占领中原,宋国若是提出异议那便是无理要求。

宋人并非没有一点办法,郝和尚听说金国使者在被挡驾数次之后,又一次被允许入境。郝和尚料想这是宋人给自己的警告,让自己以为宋金结盟也是有可能的。

西湖的歌舞渐欲迷人眼,流连于湖光山色与青楼轩榭的游客们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边疆的局势,因为那军国大事离他们远得很。

郝和尚曾慕名前往那家因赵诚遇刺而一夜成名的万花楼,只不过那曾为自己主上弹唱的花魁张三娘早已经嫁作商人妇,不知所往。

断桥的尽头有座二层的酒楼,名月熙春楼。此楼正好临湖而建,对着一湖碧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清幽淡雅,并且十分气派。从里面传来悠扬的琴音与歌女的笑声,在柳荫与湖光之上回荡,令人难以忘怀。

郝和尚踏足而入,刚入了楼内,便有人凑到跟前听从使唤,且帮他主动引路,选座位或包厢。这个人是闲汉,并非酒楼正是雇佣的伙计,就是听客人使唤,包管客人享受到花钱的乐趣。郝和尚命这位闲汉在二楼靠窗的位置寻了个座位。而换楼内走廊是歌妓们等待召唤的地方,通常她们浓妆艳抹,随时随地等待为赴酒席的宾客表演歌舞,让宾客如神仙一般快活。

陪同郝和尚的宋国官员是钱佑,他曾为宋国使团中的一员,两次出使中兴府,也曾受到过秦国的优待。这次秦使来了临安,为公为私他当然要全程殷勤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