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天火余威

大宋的天空 墨尚花开 3932 字 9个月前

赵昌言作事有气魄,为官以威断立名,朝中重臣寇凖等人对他评价很高。淳化四年(993年),为参知政事,力主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峨眉山僧茂贞,略通法术,深得太宗的宠幸,对太宗道:“昌言鼻折山根,此反相也,不宜委以蜀事。”接着又有人上表说:“赵昌言素负重名,没有儿子,今手握重兵入蜀,恐后难制。”

太宗想了想也对,过了几天,太宗于北苑门召宰相吕蒙正道:“昨令赵昌言入蜀,朕思之有所未便。且蜀贼小丑,昌言大臣,没有必要叫赵昌言前往。暂且令他驻守凤翔(今陕西凤翔),只派内侍卫绍钦带我手书指挥军事,亦可济也。”

官场历来都是明争暗斗,参知政事赵昌言长相如此,能否胜任成都之事,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触动了一部分当权派的利益。赵昌言是副宰相,说话做事代表国家,连开国元勋曹彬都敢杀的人,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那些想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之辈,肯定招架不住。招架不住怎么办?赶紧换人,换个人微言轻的过来,也好让这些人继续地为非作歹,蒙蔽圣听。太宗做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某些大师和近臣都这么说了,那你赵昌言肯定面相有问题,有问题只能换人。如果赵昌言长得真的有问题,他还能做到参知政事,富贵至此吗?这就是宋朝的官场。

诏书追到时,赵昌言已到凤州,只得羁留在候馆,等候差事调遣,百余日无所事事。“贼平,改户部侍郎,罢政事,知凤翔府。徙澶、泾、延三州。”

内侍卫绍钦赍手书指挥峡路行营东路军军事,尹元与雷有终、裴庄、大将常思德、杨琼等分路进攻,攻克资、普二州,在云安军重创张余义军,重新恢复了云安军建制。

九月,峡路行营官军在卫绍钦的指挥下,在学射山(今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再败义军,副将杨琼收复蜀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坐镇成都的王继恩觉得,功劳不能都让你卫绍钦抢了。命令曹习加紧出兵,取得安国镇大捷,诛杀统帅马太保,斩首三百余级,吴蕴败走。

峡路行营副将杨琼率军紧接着又收复邛州。杨琼赫赫战功,太宗闻报大喜,下诏嘉奖,并派专使到军中赐封杨琼为单州刺史。

王继恩大军在成都妄作胡为,只派部将王文寿领二千虎翼军,追击张余等义军,王文寿对待部下专横残暴,士兵多有怨恨。

十月的一天晚上,西川行营指挥使张璘,率亲兵闯入营帐,将睡梦中的王文寿砍死。当时光线昏暗,张璘怕杀错了人,用火把照看,确认无误后,率领手下五百官军,投奔义军首领张余。义军和官军合兵一处,声势大振。

太宗闻报,便想下令将反叛官军的家属全部斩杀。

有近臣劝谏道:“陛下切勿滥杀,士卒叛逃,首恶为张璘,若害其家属,必激起叛逃士卒的更大愤慨,从而截断他们归心,应该释放叛逃士卒的家属,并派员去招抚,叛卒见家属无恙,必定反投朝廷,如此,贼人可破矣!”

太宗抚掌称妙,改为安抚为主,并派人到益州宣读赦免圣旨,不久,反叛的官军果然杀了张璘,将首级献与朝廷,叛逃士卒也回归朝廷。

十一月,吴蕴整兵再次攻打眉州,上官正、宿翰领兵出击,义军大败,大蜀宰相吴蕴被俘,英勇就义。

得到吴蕴牺牲的消息,张余心中极为悲愤。宿翰乘胜进攻嘉州,嘉州是义军的政治中心,张余决定立即出兵救援嘉州。行至沱江,得到战报,义军嘉州知州王文操与副将勾重荣勾结,开城投降,把嘉州拱手让给了官军。

张余震怒,大骂王文操是个软骨头,命令大军向陵州进发。

◆嘉州失利

这天傍晚,大军刚驻扎完毕,侍卫进来报告:“将军,嘉州王文操派人来了。”张余甚感诧异,命令将来人带进来问话。

进来的是位身材瘦削的黄皮瓜子脸,来人跪倒向上叩头,并呈上书信一封。张余展开书信,尚未读毕,即拍案怒道:“如此狼子野心,是要害众兄弟全丢了性命,才肯罢休否!”

瓜子脸眼睛斜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张将军有所不知,我们王将军是因为迫于强敌,为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才接受招抚的。这次派我前来,就是要我转告将军,我们共同联手,来个里应外合,收复嘉州。请将军早点出兵,趁官军立足未稳,早日成此大事。”

张余沉吟了片刻,道:“你且下去歇息,容我与众将商议一下。”命人将瓜子脸带下,张余立即召集众将升帐议事。

众将都觉得这可能是个圈套,何彦惠、何承禄兄弟也觉得这样前去有些太过冒险。张余道:“即便是个陷阱,我们也可将计就计,乘机除掉这个逆贼,以此作为对反叛之徒的警告,同时诛杀宋将宿翰,为宰相吴蕴大人报仇雪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商量至半夜,众人终于定出一个奇袭嘉州的方案,还是要与王文操里应外合,拿下嘉州。

至道元年(995年)二月,张余所部义军兵临嘉州城下。嘉州城四门紧闭,早有兵丁向王文操禀报。

一袋烟的工夫,王文操出现在城楼上,他满脸堆着微笑,打着官腔向张余喊话道:“张将军,别来无恙,义军兄弟们都辛苦了。”

张余早已猜到此番前来,必定凶多吉少,王文操这副嘴脸,足以证明这其中有诈。“王将军,几日不见,看来你快活得很哪!待我进城之后,定会好好给你松松皮。”

王文操笑道:“张将军不要执迷不悟了,若肯放下武器,归顺朝廷,本将军定会禀报朝廷,封你一个大大的爵位,众兄弟也都会有一个辉煌的前程。

张余扬起马鞭呵斥道:“均贫富大业,岂是尔等鼠目寸光之辈所能阻隔,叛臣逆子,不要太过嚣张,看我取尔项上人头,替死去的义军兄弟报仇!说完,抬起鹊画弓,在锦袋中摸出一支雕翎箭,搭上虎筋弦,照着城头就是一箭。”

王文操吓得赶紧躲到城垛后面,张余指挥大军攻城。王文操命人点燃城头三堆柴火,放起狼烟,埋伏在城外的宿翰,见城中火起,迅速带兵杀出。

义军腹背受敌,阵营顿时大乱。此时,一声炮响,王文操也带兵杀出。张余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义军兄弟自相残杀,如今这悲惨的一幕,在他的眼前,正活生生地上演着。

让自己将手中的利刃砍向曾经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贫民兄弟,张余真的下不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