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友好】
1,安州“球赛”——中原
公元940年5月,后晋的安州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归淮南,请求接应。徐知诰命令鄂州屯营使李承裕等率军接应。临行前,徐知诰重申了这次行动的宗旨,也是大国之间的政治默契,即可以招降纳叛,但不能侵占土地。
比如此前卢文进叛逃淮南,当时的后晋不仅不予阻拦,反而一路绿灯。然而这次李金全叛逃淮南,却出了意外,淮南将领李承裕等人破坏游戏规则,妄图趁机占领安州。经过一番较量,李承裕被生擒,淮南共损失四千余人,让徐知诰在外交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后晋石敬瑭为了缓和矛盾,将被俘的淮南将士共五百余人释放,还发放了安家费,以德报怨,礼送回淮南。
这对徐知诰来是一份大人情,所以徐知诰选择了拒绝,他给石敬瑭写信,把这次行动归咎于李承裕等边关将领的个人行径,声称自己并不知情,因此拒绝接受所谓的“俘虏”,将这些俘虏斥为叛徒。
换句话,徐知诰不承认这份人情,为自己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徐知诰把五百多“叛徒”又送回后晋,后晋再写信安抚、送回淮南;淮南直接出动水军,武力拒收。
两国互相踢皮球的本质,是对战后外交主动权的争夺。
最后,这五百多人还是被石敬瑭收留,一脸懵逼的五百多人终于有了归宿,他们是军事行动的幸存者,却是外交行动的牺牲品。
始作俑者李金全抵达后,徐知诰待之甚薄。
总的来,由于北方存在着一个强劲的对手——契丹,使得后晋不得不想方设法地维护与淮南的友好关系。
徐知诰时期,淮南与中原虽然始终同床异梦,但基本能做到表面上假惺惺的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