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此一举——契丹
如上文所,中原之所以愿意委曲求全,主动与淮南保持睦邻友好,主要原因是中原被契丹牵制。
淮南也可以恬不知耻地这是自己外交策略的胜利,因为宋齐丘早就为徐知诰制定了厚结契丹、遏制中原的大战略,只不过这稍微有些自作多情了,因为即便淮南方面无动于衷,契丹也会威胁中原,而中原也照样会因此拉拢淮南。
所以在与契丹的外交关系方面,徐知诰可以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3,不做大哥好多年——闽国
同样是在940年,南面的邻居闽国发生了内乱,王延政据建州叛乱,与闽帝王延羲兵戎相见,王延政求援于吴越国,但在吴越国援军赶到前,王延政独自击退了王延羲,且兄弟二人已经握手言和,达成停火协议。
吴越国援军图谋不轨,王延政与王延羲化敌为友,反戈一击,将吴越国援军击走。徐知诰派出的调解员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
于是,南唐的史官满怀自信地、不失炫耀地记录下了这次地区仲裁,让南唐以地区事务最高仲裁饶身份,高调地在闽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认为正是在南唐的干涉下,闽国王延羲、王延政兄弟才在老爹王审知的墓前达成和解,化干戈为玉帛。
而实际上,前文详细分析过,闽国内战的这次停火,与境外势力无关,兄弟二人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即便没有南唐的调解,二人仍旧会握手言和。南唐还是自作多情了。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已经知晓,当闽国再次爆发内乱时,南唐同样满怀信心地来闽国卖面子,出面调解,结果惨遭打脸,特别是王延政,直接揭短骂街。
南唐,明明那么普通,却还那么自信。
4,坚定不移的西线战略——南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