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之形

“多谢姑母。”

祝语妺低声道谢,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激,也带着一丝复杂。

“只是,语妺今日前来,并非为了这些琐事。”

她抬起头,看向太后,眼神坚定。

“语妺有要事,想与姑母相商。

祝语妺说着,从宽大的袖中,缓缓取出一个折子。

那折子用上好的宣纸制成,边角处还隐隐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她双手捧着折子,恭恭敬敬地递到太后面前。

太后接过折子,缓缓展开。

她的目光在折子上扫过,脸色逐渐变得阴沉。

“啪!”

一声脆响,太后猛地将折子拍在桌案上。

那力道之大,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

“这个越和,不过是宫里的一条狗,竟然敢挑拨我和皇帝的母子情,他好大的胆子!”

太后冷笑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怒意。

她的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要将人生吞活剥一般。

祝语妺连忙欠身,柔声说道:“姑母息怒,皇上年幼,难免会被人蒙蔽,这也是人之常情。”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劝慰:“您是皇上的亲生母亲,血浓于水,又岂是旁人三言两语就能挑拨的?”

“更何况……”

祝语妺欲言又止,仿佛有什么难言之隐。

太后听了祝语妺的话,胸口的怒气稍稍平复了一些。

她缓缓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但愿如此吧……”

太后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也透着一丝无奈。

“哀家有些乏了,这些事情,哀家自会处理。”

太后睁开眼,看向祝语妺。

“你先回去吧。”

祝语妺闻言,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

“是,语妺告退。”

她缓缓起身,转身向外走去。

步履轻盈,却带着一丝沉重。

大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只剩下太后一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过了很久,很久。

太后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目光望着祝语妺离开的方向。

眼神空洞,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

翠嬷嬷拿着新制的衣物,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她一眼就看到了太后那失神落魄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惊。

“娘娘……”

翠嬷嬷轻声唤道,试图唤回太后的神智。

“您要注意凤体啊……”

她走到太后身边,将手中的衣物轻轻放在一旁。

太后听到翠嬷嬷的声音,这才缓缓回过神来。

她转过头,看向翠嬷嬷,眼神中带着一丝茫然。

“你……回来了?”

太后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是,老奴回来了。”

翠嬷嬷连忙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太后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翠嬷嬷,你跟在我身边,有多少年了?”

翠嬷嬷微微一怔,随即答道:“回娘娘,老奴自入宫起,便一直伺候在娘娘身边,算来,已有二十余年了。”

“二十年……”

太后喃喃自语,眼神中流露出回忆的神色。

“是啊,都这么久了……”

她顿了顿,忽然话锋一转。

“你觉不觉得,今日的语妺,有什么不同?”

太后问道,目光灼灼地盯着翠嬷嬷。

翠嬷嬷闻言,心中一惊。

她不知道太后为何会突然问出这样的话来。

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她觉得今日的郡主,的确是有些不一样了。

但具体哪里不一样,她又说不上来。

只是隐隐觉得,郡主似乎……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稳重了。

也更加……让人捉摸不透了。

但这些话,她不敢说。

她怕说错话,惹怒了太后。

更怕,自己的猜测,会触及到太后心中某个禁忌。

“老奴……老奴愚钝,看不出来……”

翠嬷嬷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选择了装傻。

“只觉得……长阳侯过世,郡主消瘦了许多……”

她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说道。

太后闻言,冷笑一声。

“消瘦?”

“我说的,可不是这个!”